第二十一章 野鸡脖子成精(2/2)
那蛇游到了石头上后,尾巴一挺,身子像离弦之箭一般向着林小铁扑了过来。说时迟,那时快,林小铁向左边一纵,跳出去一米多远,顺势将右手的砍刀横着挥了出去。
他和蛇同时落地,谁也没碰到谁。
那蛇灵敏异常,落地之后几乎不用调整,回头又是一窜,林小铁只觉得屁股上一紧,蛇已经咬在了他的屁股上。
还好他穿的登山服比较厚重,他的裤子又肥了一些,这蛇咬在了裤子上,并没有伤到皮肉。即使这样,林小铁已经魂飞天外了。
他用砍刀平着向屁股上的蛇头拍去,由于胳膊一动、身子也跟着动,这一下只拍到了蛇的下半身,蛇一下子就把刀缠了起来。
蛇一定不认识刀,否则它一定不会缠住这锋利无比的铁片。
其实林小铁并没有看到蛇把刀缠住,他只是胡乱向后拍,只想把蛇抖落下去。没想到歪打正着,他往回一抽刀,正好将蛇给割成了三段,尾巴一小段,脖子处一尺长的一段,以及中间的身子。不过蛇头还挂在裤子上,怎么抖也抖不下去。
看到蛇已经变成了三段,林小铁赶紧扔了刀,脱掉了裤子,检查后发现皮肉并没有受伤。
现在还不知道这是条什么蛇、有没有毒,单从鲜艳的颜色上看,有毒的可能性极大,如果被咬到了,那他一定必死无疑。
将裤子扔到远远的,赶紧翻出备用的防寒库穿上,并且带好了手套,将全身的拉锁都拉紧,除了脖子以上的部位,其他地方不漏任何一点皮肤。
他听说过,蛇被斩首之后,依旧能咬人,即使将蛇头砸烂,其毒牙只要沾到人身上,还是会有毒液喷出来,导致人皮肤溃烂。
掉在地上的两节蛇,还在扭动身子。断口处渗出殷红的血,很快就将那一片石板染得像泼墨画一般。
小心地拎起了挂着蛇头的裤子,那蛇的眼睛竟然还睁着。
林小铁在他的眼神中看出了狠毒、怨恨(当然,这都是由于刚才惊吓过度,林小铁自己的臆测)。
抄起砍刀,将裤子放在石头上,对准蛇头“啪啪啪”地拍了下去,直到把蛇头拍烂、再也看不出原来的面目,他才用刀将上半截蛇给拨下来,不过烂乎乎的蛇头仍旧在裤子上拿不下来。
仔细一看,原来是蛇的上侧牙齿插入了裤子中。由于牙是有倒勾的,所以一旦插进去,很难再拔出来。如果是咬到了肉后再想拔出来,非带出来一块皮肉不可。
仔细观察一下,这条蛇长度能有一米五,身体直径将近六七厘米,圆滚滚的。体背面翠绿色,体前段两侧有粗大的黑色与桔红色斑块相间排列,枕部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八”形斑,怎么看怎么像小时候家乡河里的“野鸡脖子”。
他以前特意查过资料,“野鸡脖子”学名叫虎斑颈槽蛇(虎斑游蛇),也俗称叫野鸡项、雉鸡脖、竹竿青、鸡冠蛇等,生活于山地、丘陵、平原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水渠、稻田附近。以蛙、蟾蜍、蝌蚪和小鱼为食,也吃昆虫、鸟类、鼠类。体长约0.8米左右。体重一般为200~400克。
虎斑颈槽蛇具有毒腺,而且在齿槽后方具有较大的牙齿,形态上非常接近后沟毒牙的毒蛇。然而虎斑颈槽蛇并不是毒蛇,因为其毒腺与毒牙没有导管联通。其毒液不通过毒牙导管,而通过其他物理方式进入被咬者的伤口。
单从大小来看,这蛇有一米五长,不太像“野鸡脖子”。但从外观颜色上看,这分明就是一条“大野鸡脖子”!
他曾听吉林当地的一个老人说过,东北这地方,在解放初,很多人还靠打猎为生的时候,就曾在山里遇到过站起来追着人跑的“野鸡脖子”,而且据说长白山那边还有一条毒蛇沟,生长着很多种毒蛇,其中就有这种虎斑颈槽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