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谁敢说个错字(2/2)
“我若殪在了雒阳,那天子和朝廷一个也脱不了关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听了这最后的询问,徐志的脸上浮现出桀骜的笑容与徐峥往日一般无二,父子俩此刻宛如一人重叠在了管宁眼前
“我儿为父报仇起兵反刘~就是日后夺了这天下,谁敢说个‘错’字!!”
此夜之后既不论襄平城内的管宁是如何在拓跋微的搀扶下,踉踉跄跄的离开
也不论之后徐志不等正式的诏书传到,就在命人准备南下入雒
远在与辽东半岛隔着大半个黄海的乐浪郡南境,由江华湾内逆流而上的汉江河畔,汉山脚下
在历时两月有余~一座新城已经拔地而起,不仅依照汉家城池,土筑方城四面设门。连绵延至汉江边的内河码头也一并完成,碎石填埋平整成路
于是当与辽东商贾交易的最后一批物资粮秣在码头卸货后,就尽数被抬上了简易的平板车运往新城仓储~
由于畜力的不足,干脆用上了人力拖运,看得在一旁清点货物的南下扶余人是嗔目结舌
不知道这些在自己手里不挨鞭子就不知道好好干活的三韩土著们,为何到了汉人商贾手里就如此卖力
至于汉江边上的新城为何能筑的如此神速,除了是因为当日南下的扶余骑兵,抢夺马韩城邑得手的十分容易,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坏,是在原址旧城的基础上,新扩大之外。更大的原因则是因为有着几乎使用不完,没有成本的人力苦工~
由于筑城的力役苦工,本就是扶余骑兵劫掠而来的土著奴隶,完完全全的被筑城的商贾监工们当作了消耗品使用
而且损耗速度之快,更新频次之高。比从辽东海运而来的建材工具还要惊人,一度让连番出狩的扶余骑兵们疲于奔命,不仅是与马韩接壤的边境城邦,连辰韩,弁韩腹地的村落都有扫荡过
这才堪堪满足了筑城商贾们的驱使,得以在汉山之南,起了一座新城作为未来扶余人新立国家的国都
被扶余骑兵如此固泽而渔的劫掠,三韩土著不是没有发起过抵抗,但是奈何城邦之间互不统属,协调困难。每每都被尉仇台带领的扶余骑兵靠着机动各个击破
所以整个南/韩半岛一片哀鸣
然而随尉仇台南下的扶余人也不好受~由于不是正史上的八家贵族大姓一并南下。仅仅是一直偏师、疲兵。打仗所需的粮食还好,可以就地“征缴”
可军械马匹的损耗就愁坏了尉仇台~要不是靠着辽东商贾们及时奉上,大批“走私”而来的废旧军械,扶余骑兵可就得和三韩土著们一样
~抡棒子打仗了
一想到这些废旧军械自己还得花上真金白银和妇女牲畜去换,尉仇台就感到心在滴血,不过当他骑马游走在新城外郭,看着这自己未来的王政之基时
又觉得辽东的商贾何其贪婪。为了金银牲畜无所不极其,总有一天自己或是自己的子孙一定回去扶余故地,将自己失去的统统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