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 去南京(1/2)
庐州(今合肥)向来是重镇,高达六丈的青砖城墙上还有四层的木结构箭楼,如果不是这里的明军设防太松懈和张献忠起义军度太快的话,此时李定国就不是爬城墙梯步那么轻松了。搞不好正在城墙外面指挥着自己的1ooo精锐攻城,或者是绕开这座坚城仓皇而行。
李定国跟在刘进忠、孙可望的后面与钱文直同行,他注意到城墙上的起义军士兵们的装束有了改变,这个改变无疑是良性的。头上扎了一色的红头巾,这将成为西营起义军的特色标志。兄弟们手里的家伙也换了新的,火铳的数量增加了不少,还有一群兄弟围在一门铁炮周围指点议论着。
张献忠就在东城门上的箭楼上召开了一个小规模的临时会议,参加会议的人没有严格的身份区别,从一直跟随张献忠的王复臣到两个义子、还有刚加入西营不久的书生钱文直。
“定国,你姨娘可好,这一路上没有累着吧?”张献忠一见到李定国冲口就问出这话,马上自己就醒悟过来有些不合时宜,不禁老脸微红地“嘿嘿”笑道:“我这妹子身子骨弱。”
李定国规规矩矩地抱拳躬身施礼后,才道:“回老爹,姨娘安好。”
张献忠很满意李定国这样的回答,却又有些失落的情绪。这样的回答把有些尴尬的气氛冲掉了,但是张献忠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好在他是豪爽的性子,忙一挥手道:“就你礼数多,说正经事!这个,我和仲渊考虑了一下,决定南攻安庆然后沿江而下逼迫南京。能破城就好,不能破也得让南京的小朝廷(南京也有六部机构)担心一阵子才好。定国,你会说江南话,跑一趟南京去打探虚实如何?”
李定国犹豫了一下才道:“定国对南边的事情多有遗忘,钱先生屡次到过南京,定国想请钱先生结伴,不知道……”
张献忠盯着钱文直,似乎在猜度这个人究竟是否可信,要是一进那南京城这书生就吼句“抓流寇张献忠的儿子”,那就亏大了。而钱文直也似乎知道他心思般夷然不惧抬对视,好象存心要跟张献忠顶牛一般。
“老爹,钱先生绝对可靠!”李定国哪里不知道张献忠的心思呢?粗通文墨的张献忠最看不起读书人,因为他觉得读书人没有骨头,容易背叛。所以得先给钱文直打个保票才行。
钱文直也见机拱手道:“大王,钱某一定协助小将军打探得南京虚实。”他知道自己要在西营里面得到信任,还必须要做出点事情来才行,跟李定国去南京正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与这些没有多少学问的人解释理学跟王道的区别显然说不通,在他们眼里读书人都是一个样子。
张献忠见此,乃点头道:“那去老四那里支些银子,准备一下上路去吧!”他急着打钱文直离开,是要和其他人商议进攻安庆的军事。
李定国和钱文直双双行礼后退了出去。既然领受了命令,那也顾不得这几百里的奔波劳顿了,两人很快就找到了正在安排扎营的老营统领张会成。
“四叔,我要去南京!”李定国带着些兴奋一把拉了张会成的胳膊走到一旁无人处就说道:“老爹让我和钱先生去打探南京军情,到您这里支银子来了。”
“手令拿来。”张会成甩开李定国的手,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李定国一愣,娘的,这还要手令呢?忙转身就走,回头道:“四叔,我马上去讨手令。等着啊!”
张会成终于逮着机会唬了这小子一把,嘿嘿笑了两声才喊:“回来!你不是带了手令吗?”
李定国又是一愣回过头来,看张会成一副认真的样子,不禁糊涂起来。这刚一领命就走了,钱先生去收拾行装我来讨盘缠,是没向老爹讨什么手令啊?
“哈哈,你小子也有被四叔蒙的时候?你这个左翼掌旗就是手令!”张会成得意地笑着对李定国招招手,两叔侄搭着肩膀向刚搭建起来的营帐走去。“支多少?得有个数啊?”
李定国又蒙了,他还真没想过应该支多少银子带身上去南京呢。
两人钻进了营帐,张会成见他没有说话,就自己做主道:“去南京那地方打探军情,得多带点银子。出门啥事都要花钱才顺利,这么着,反正刚打下凤阳得了不少好处,待会王头领(复臣)也会来交割庐州所得。多带些银子,记得给你姨娘买些东西,给你四婶也带点花布之类的,行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