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汽车制造(1/2)
“得到准确消息:原微软华夏公司总裁,有‘打工皇帝’之称的唐骏已于今年11月正式辞职,去向不明。本报社小道消息,比尔盖茨看到唐骏的辞职信,一度十分震惊,甚至亲自打电话来问……”
--某不知名财经报纸报道。
……
“现在人心不稳,我看要全体放个长假了”,托瓦兹说道。
陈重在一边补充道:“要不干脆就分开吧,总部只能容纳五百人,华音和未来投资银行都另外找办公地点。”
“长假是要放的,公司产品的日常维护靠三大计算机中心就够了。至于分离华音和银行,那就分吧,不过不用买楼层,直接租”,谢天启边走边说道。
三人不一会儿就走到了白荷的单人病房,和杨振一样,凭着年轻的身体,现在已经清醒可以说话了。
……
2000年11月底,归智公司总部的员工还在带薪放假的状态中,至于食物中毒案件的调查进度,警察局一直都三缄其口,谢天启猜测八成是线索断了,这件案子又要成为悬案。想来也知道,胆敢在沪市投毒的势力,怎么会留下明显的破绽?
但不明的对手才是最可怕的,谢天启稍微揣测一下,无非就是内地大家族、弯岛的独立势力这两个潜在的威胁,西方的欧美财团暂时还注意不到归智公司。
内地大家族不好猜测,范围太大,可能性又都很低。而弯岛的独立势力可能性就极大,因为谢天启把台积电拉下了水,作为弯岛的支柱产业--半导体加工的老大台积电,竟然和内地国有资本合作,这在这些独立份子的眼中,可能是一个极其不好的信号。
这次集体中毒但没有一人死亡,更像是一种警告,警告作为台积电和内地国有资本的联系人--谢天启。
如果谢天启不及时作出应对,相信下一次更厉害的警告就要到来了,因为和台积电的合作只会越来越深入。在高端光刻机没有国产化之前,谢天启是离不开台积电的支持的。
所以谢天启提前来到了一个地方,原本在三年后才应该执行的计划要提前进行了,谢天启现在需要很大的筹码去说服下一步计划的合作方。
……
华夏深市,byd总部。
byd创立于1995年,开始的主营产品就是手机电池,最后在电池领域更是做到了世界第一(说的是产业规模和销售额,技术上是不是第一就不清楚了)。在2002年海港股市上市集资之后,次年就进入了汽车制造行业,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国产汽车企业之一。在随后的十几年中,凭借其在电池领域的优势,更是成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标杆。
而谢天启来的目的,就是让byd提前三年进入汽车制造行业,并且在一开始就上线新能源汽车。谢天启需要搞大噱头,需要画一张千亿级规模产业链的大饼用来说服下一步计划的合作方。
byd的电池技术和前世经过考验的管理层,就是谢天启所急需的。要是归智公司独自从无到有成立一个汽车制造公司,光是建厂所需时间和十几万员工的管理,都不是谢天启所能担负的,毕竟芯片制造才是归智最核心的产业。
在互联网企业没有发展到足够的高度的时候,谢天启需要汽车制造这个大筹码在手,其实飞机制造更合适,但这难度太高,而且又被国企垄断,就不用想了。
等谢天启预约的时间一到,就被秘书带到了byd总裁办公室。
“王总,久仰久仰喽”,谢天启一开口就是徽省偏南方的方言。
作为徽省芜市人的byd总裁王传福,自然听得格外亲切。
“谢总是海港人吧,怎么会说徽省的方言?”王传福站起身表示欢迎的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