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忏悔(5)(2/2)
她的话不多,一直默默地笑着,当沉默下来后,我便看着她的脸,终于忍不住,嘴贴了上去,热烈的拥抱着她。一些类似于山盟海誓的表白后,我们便捅破了那张纸。她当时很兴奋,其实她是个性情刚烈敢爱敢恨的女孩。
在我们的感情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日子里,她的心中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希望日后和我结婚,然后到城市里找份工作,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在她们这些女工的生活圈子里,她认为我是她的骄傲,绝不同于一般粗俗的男孩子。
但我至始至终却真诚不起来,和她在一起,多数只是为了排遣孤独感,况且那时觉得她单纯是以色相取胜,除了这些,没有驱使我和她走到一起的理由。
就这样维持了将近半年的时光。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中学时的女同学的妹妹小惠现已考入本市的师范学院。那里离我们单位不远,她家在黄镇开了一个很大的店,可称得上是镇上的大腕。首先打电话和她联系,她很是热情地邀请我去她那里玩。我便选择了一个傍晚,比较激动地去她那里,和她一起漫步于大学校园。
她的脖子上有一根很厚实的铂金项链,足以证明她的大家闺秀身份,耳鬓雪白,举手投足间都渗透着高雅的气质。当我们并肩在校园缤纷的路灯下散步时,面对穿梭而过的行人,她只顾大声向我倾诉她的爱情观,言语中闪烁着理性的光茫。
她应属于迫使人趋利去追逐的那一种人。而我的脑海里即刻地浮现出,假期中某一天,到她家在镇上的豪宅,和她的家人一起共进晚餐的浪漫景象。把相当一部分希望寄存在她身上了。
回家的时候,家里人及亲戚邻居们每次都给我灌输趋利的思想。在他们看来,我应娶单位的女生,或城里有正式工作的人,最起码也要是芜市区的人。其他人且不论,假如跟他们说要娶莲姑,定会遭到他们狠狠的贬损。所以我把和莲姑的关系就先搁浅了。那时想,她们俩又怎么好比呢?
回到单位后我经常情不自禁地打小惠的寝室电话,还不远千里到母校所在的城市买琴送给她,她都接受了。将近年关的时候,我和小惠正好赶上一起回家。与她牵手漫步于黄镇街道,我感到通体舒畅。正当我们昂首挺胸地走着,恰逢莲姑从厂里到街上来买东西,和我们撞了个正着。我顿时紧张极了,想躲开,但来不及了,只好呆在那里。
她先愣了一下,然后脸色变的发紫,气冲冲地跑开了。这一切,小惠却没有觉察。不过,这次让我心里很是不安,有愧疚感。事隔半个月后,竟有想见莲姑的冲动。于是去他们厂里,径直来到车间,已是人去楼空。门卫告诉我这个车间搬到河那边去了,关于莲姑,听说她已经不在厂里上班了,她可能已回家嫁人了。
那一刻,我的心里如打翻了五味瓶,厂前那茂密的柳树也变得叶落林稀,只剩下一片枯黄了。我又何尝不理解她的心思,我和小惠牵手在一起,是会对她造成致命的打击的。因为小惠首先是大家闺秀,又洋气,可算作城里人,她可能感到相形见绌,所以伤及了她的自尊。如果说她真的从厂里回去后就嫁人了,肯定带有一定赌气的性质,因为她当时年龄并不大。况且她以前一心想到城市里,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又何必这么匆匆忙忙呢?
此时,小惠便变成我唯一的赌注,在她身上倾注了大部分的精力。因为有点急切,所以行动上就显得咄咄逼人。她却和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使我渐渐领略到大学生傲慢的天性和在情感上普遍撒网的心态。她的言语中透露出,她这方面的选择余地很宽广,未来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获得完美的结局。
现状就是这样,如今知识性人才普遍过剩,在很多人担忧她们的前程时,她们自己却把学兄学姐们极少数成功的例子往自己身上套,过于乐观,很少有忧患意识。其中让人最难以接受的是她们性意识的淡漠。于是我们常常话不投机,彼此间产生一层隔膜,后来几次,电话打过去,她竟借口不在,去学院找她,却怎么也见不着她的身影。
我心里恼怒极了。最后一次,是在看了一则消息后怀着异样的心情去的。这个消息说,小惠她们院校十有八九都在男生宿舍过起了同居生活。那个男生透露,他们寝室室员八人,实际上住了十五个人,除了他以外,其他人的女友都住了进来。
我感到很恶心。第一次和小惠一起散步时看着迎面一对对男女走过来,还觉得挺富诗情画意,那日却对他们憎恶起来。到班上找不到她,也不急回去,顺便去了趟男生宿舍,发现寝室里床上拉布帘及杂乱的状况,和报导说并无多大差异。
一个寝室里几对男女各自为营,忙着所谓的家务活,一个人睡的上下铺,本来就小,而他们要睡两个人不说,还摆放了一些化妆、洗涮用具等,晚上布帘一拉便变成了七八个小家了。从男生宿舍出来,我的脸变的煞白,疾步往回走。走到学院主干道上,正好迎面走来一对男女,该男士一头染黄的长发迎风飘逸,直飘得我身体打摆,就像避瘟神一样跑着离开了那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