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松木树林(1/2)
小时候,大人都忙着干农活,一年四季都有干不完的农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那时候老大基本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小的就是哥哥姐姐带大的。我会走路以后,基本是我姐带大的,听大人们讲,我姐背我的时候基本一样长。那时候老大五六岁的时候不光要带弟弟妹妹,还要生火煮法,放牛,割猪草,捡柴......基本家务都会干....
那个时候家里为了提高收入基本都会养猪,养鸡,养鸭。为了种田还得养牛。养猪不光是能给家里带来主要经济来源,还牵涉到过年猪。
农村煮饭,烧的是柴,用的是土灶,大锅,那时候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有两口大锅。煮一顿饭差不多要接近一个小时才能做好,还要烧掉一大堆柴火,先将锅洗干净,基本都是用刷竹刷,所谓的刷竹就是用竹子削成很细很细的竹条拿来洗锅,锅洗干净以后加入半锅水,盖好锅盖,锅盖是用木头找木匠打造的,很大一个。烧水的过程中边加柴,保证火不熄灭,把水烧开。然后还要淘米,那个时候的米一般要淘三遍,然后等水烧开以后放入淘好米煮,煮到用手指能够捏动的时候。用筲箕把米擂起来,把米和水分开,筲箕也是用竹子编的,然后再把锅洗干净,。加水继续烧火,水快开的时候放入谮(zen)子,谮子也是用木头打造成的,外观想水桶,上面大一点下面小一点,中间有个格子,把米放在格子上,再盖上盖子放到锅里蒸,蒸到盖子上有水蒸气为止,饭就做好了。。。。。。
饭做好就开始做菜,吃的菜都是自己种的,很多蔬菜都是时蔬,每个不同的季节都有不同的蔬菜。春季多以菜苗,菠菜,韭菜,淹菜为主,初春的时候菜品还是很少的,不过由于刚刚过完年,每家每户都还有腊肉,一年四季中,也算不错的时候。。。。
夏季菜品就会丰富很多,由于春天的播种,到了夏天,西红柿,茄子,四季豆,江豆,南瓜,苦瓜,豌豆,黄瓜,丝瓜,胡豆。。。。。。
到了秋天,又进入蔬菜的匮乏期,主要是老南瓜,老黄瓜,红薯,玉米,土豆。。。。。。
冬天由于天气原因,蔬菜就比较丰富了,大白菜,包菜,萝卜,青菜,土豆,红薯。。。。。。
当时煮菜最多的就说用水煮熟,沾辣椒水,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蔬菜本身的味道。炒菜在当时还是受有一定限制的。在那个年代,炒菜基本都是用猪油,猪油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过年杀猪的时候榨的猪油,吃完了之后就要花钱买,由于条件有限,能天天吃上猪油炒菜的人家条件都是很好的。肉在当时的条件下属于奢侈品,上半年基本上都是吃腊肉,还得算着吃,还得家里有人帮忙干农活的时候才能吃。到了下半年腊肉基本已经吃完,就得买肉吃了!我家离集市比较远,走路要2个小时左右。那个时候的农村赶集是有规律的,每月逢三六十才赶集,要买东西,要卖东西的就要在这几天去赶集,由于离集市远,有时候十天半月才去一次也是常有的,那个时候一个月才吃一两次肉的人家是很多的。那个时候吃肉那天感觉特别好吃。
每顿煮好饭,煮完菜,还要煮猪食。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要养猪,由于粮食缺乏,喂猪的主要是猪草,很小的小孩都会讨猪草,我也不列外,猪草主要长在山上,地里,和河边上,要去讨回来,不是什么草猪的吃的,而且那个是的猪草也是很抢手,每家每户都要讨,有时候要走很远才能够讨到!
猪草讨回来以后,用刀切碎,锅里加水煮开,在加入一瓢玉米粉,一瓢糠,糠就是大米的壳,人吃大米,壳就拿来养猪。猪食都是用猪草做到,猪一顿要吃一大桶才够。那个时候没有什么饲料,猪长得特别慢,养的猪基本上要七八个月甚至一年才能长到两百多斤。。。。。。
每天煮饭煮菜煮煮猪食要消耗大量的柴!虽然森林覆盖率高,但是还是没有人愿意砍树来当柴烧,都是去捡树叶,干树枝来烧!我们小孩,地里的活干不了,捡柴,放牛,讨猪草就成了小孩子的主要任务!
牛,在当时是家里的宝贝之一,应该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了,种田都得用牛耕田,养牛是一件比较大的工程,一年四季都要养,所以很多农户选择搭伙养!两家或者三家人搭伙养一头牛!牛每年春天是很辛苦的,要肩负两到三家人的耕田任务!平时对牛就像家庭成员一样对待!小时候放牛,都不允许骑在牛背上的!不过有时候还是偷偷的骑。那个时候我家的牛就是搭伙养的,每家人养一个月,一直循环!
牛每天要吃掉很多草,一到下午孩子放学后就把牛牵到河边吃草,牛也会很听话就在附近吃草,牛去吃草以后,孩子们还要去牛去不到的地方割草,把草背回家给牛上午吃,上午是不放牛的,主要是孩子们要上学,大人没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