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家事(2/2)
“他总是我大姐的妻子,是我大哥,开口应该会借吧。”苏妈妈报以希望道。
“唉,看你吧。”苏爸爸叹气道,“就怕这礼品又保送了。”苏爸爸看着手中提起的水果和香烟。
苏妈妈也知道这些事情,但血浓于水,毕竟苏寒大姨与苏妈妈是亲姊妹,就没有把这件事放心上。
姨父叫刘民迪,姨妈叫张翠兰,家是恒胜镇香平村的村书记,香平村与长平村像距一里路。
姨父家里条件还算可以,至少在这个年代,他家有电视剧,dvd,还有自行车,算是很好的家庭了。
苏妈妈娘家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苏寒的舅舅在成都做生意,在外面定居了,很少回老家,只有逢年过节通话。
姨夫刘明迪以前也是木工,苏爸爸以前就是跟着他做木工的,现在刘明迪不在农忙季节的时候,会带了一群学徒和工人在外面接点大活做,偶尔也会一个人做。
“大姐,大姐在家吗?”苏妈妈来到了苏寒姨夫家的小院见关门了的,她就在外面喊。
“大姐可能不在家吗?”苏爸爸换了一下提着水果的手。
“嗯,可能出去办事了吧。”苏妈妈说道。
苏建国夫妇两人见刘明迪不在家,就把带上的礼品坐在了小院门口的石头上等着。
等了个把钟头,刘明迪骑着自行车从路边回来了。
苏妈妈老远就喊道,“大哥,大哥。”
刘明迪停下了车,推着走了过来,看着地上的水果还有一条烟,眼里一阵喜色道,“小妹,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刘明迪一边问一边带着苏建国夫妇进了屋里去。
“大哥,国庆快乐,给你买了天烟和水果。”苏建国进屋后就把礼品给了刘明迪。
“哎呀,来就来还送什么礼,你这就见外了,都是自家子妹。”刘明迪假意推脱客气了一番,还是收下了礼品。
苏建国夫妇家里条件差,刘明迪一直对他们的态度不冷不热,无事不登三宝殿的道理刘明迪还是懂。
刘明迪问,“小妹,你就直说,找大哥到底什么事嘛!”
“其实是,是…”苏建国有些不好意思,不知道怎么开口。
“大哥,其实小妹是想找你借点钱。”苏妈妈直接说了出来。
“借钱干啥呢?”刘明迪一听是借钱,脸色马上转变,“我屋头刚购买了一头牛,现在拿不出钱来了,这实在是…”
“我想为我家寒寒准备新婚的房子。”
“苏寒不读书了?他才多大就不读书啦?”刘明迪问,“他得向他表哥学习,考上师范大学,以后当人民教师,他现在不读书这么找就结婚,他这辈子就完了,这辈子只有当农民的命。”
刘明迪就是看不起苏家,出言讽刺,他儿子前年考上的四川师范大学,明年苏家就毕业分配工作了。
“你…”苏爸爸忍不住想骂刘明迪,被苏妈妈拉住道,“大哥,咱们都是一家人,如果你手头紧,就少借点吧。”
苏妈妈只好退以下策。
“嗯,好。”刘明迪见苏建国一脸怒气,干脆回道。
苏妈妈见他点头,心中开心不已,只是接着他们就不在开心了,只见刘明迪拿出50元出来说道,“手头的确是紧了点,要不先借你们50元吧。”
“你…”
“大哥…”
夫妻两几乎同时说话。
“走,翠芳。”苏爸爸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直接带着自己老婆要走。
“等等,老姨。”刘明迪见他们夫妇要走,直接喊道,“老姨呀,我是真的那不出钱,如果你想钱,要不这段时间跟我出去做大活?我接了个大活,还缺人手。”
接大活就是包工,刘明迪见苏建国愣在那里,刘明迪继续告诉他,他们村在修建一个大工厂,需要很多木工,缺人手,希望苏爸爸能加入他的工队。
反正就是一句话,钱是不可能借,但是你只要跟我做事,我就给你开工资。
苏爸爸其实想拒绝,但现在的确是缺钱,他只好答应。
因为以前苏爸爸跟刘明迪在外面包工,老板给的是工人30元一天,但是经过了刘明迪的手中后,就变成了20元一天,所以苏爸跟刘明迪做了几年后,就自己出去做了。
苏爸爸头脑灵活,做工精细,口碑很好,这几年他自己也带出来了两个徒弟跟他。
苏爸爸也知道长平村的工地,木工活全部接下来至少有一万多工钱,禁不住金钱的诱惑,他还是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