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破局 > 第一百五十二章 秦文炯的决定

第一百五十二章 秦文炯的决定(2/2)

目录
好书推荐: 剑仙重生在末世 音律领域 龙虎双雄传 文明成长系统 你是我生命的四分之三 全球影帝 火影之不死战狼 冥王老公,晚上见 檀香秋阁 重生之地府聊天群

“希望你不会怪三哥,三哥与你同上了两年学堂,后因家中状况而不得不退学,但这在三哥的心里,终究是一个遗憾,我想把这个遗憾补回来。不过,你放心,铁矿那边的事情我依然会照应。”

“三哥何必这么说,想静下心来学习,也是三哥这个年龄该做的事情,我又怎么会因此事怪责于你?”

有了方向,又获得了家人的支持,秦文炯正式走进了学堂,等待他的是什么?他无从去思考,只知道现在,他想这么做。

人是奇怪的矛盾体,可以单纯地学习了,却也不觉得轻松,或是有任何的快感!

反倒是秦文儒很高兴,兄弟俩成了同学,同进同去,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个说不拢,俩人就会争得面红耳赤,争论过后,又会各自翻书,想找出击败对方的充分依据。

这样学习的效果很好!

在他的陪伴下,秦文炯开始享受这种单纯的日孑。

虽说这期间也会有彷徨和自我否定的时候,但与做事业比起来,还是无忧无虑多了。

他永远记得铁矿的日孑,在大哥与四弟离开之后的最初那段时间里,似乎所有的压力都压到了他的身上。

对于当时年仅十二岁的他,心里是恐惧和不安的,同时又隐隐地感到高兴!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那段日子,他每晚都做噩梦。

他反复梦到有人抢他们的钢材,或是被官府抓了起来,下到深不见底的牢狱里……醒来之后,浑身都是湿漉漉的。

庆幸的是,自己挺过来了。

秦文炯甩了甩头,摒弃掉对过去的回想。

为了对应科举的需要,官学所讲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孑》,都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整理注译过的全本,其由浅入深,科举考试的考题都出自本书。

学习的过程亦充满了矛盾,但他是带着目的去学的,势必就要把他学通学透,在理解的基础上,还力求背诵得滚瓜烂熟。

但他还是喜欢学习那些专本,并用自己的理解去学习,这是他对学习的执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焉,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

这些,他曾经也学过,但那时学和现在学显然已有所不同。

为了更好的学习,他选择了住校,他给自己的时间是两年。

已经步入仕途的岳书麟听说后并不觉得认同,似乎也有违初衷,虽说这几年发展还算顺利,看似也盘活了大明许多地方的经济,但真正的隐患并没有解除。

况且,这些年与秦文柏讨论的多了,更觉得那些自命清高的儒学者可悲可叹,有时甚至觉得可恨……

这之后他也试着与秦文柏说起,为什么没有拦着他。

秦文柏笑了笑。

“这个时候拦着,肯定适得其反!再说,他是哥,我是弟,即便不是这样,我也得顺从他的心意,毕竟任何人都可以选择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心直口快的二姐也曾跟秦文柏淡起自己的感受,他亦是笑了笑。

“二姐不要怀疑有它,这是成长的代价,一个人长大,渴求的东西便多了,而且三哥只是去入官学读书,不要因为有了自己设立的学校,就认为进官学读书没有了价值,官学有官学的优点,我们自己的学校有自己的优点,就看学的人怎么吸取到这些优点。”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