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实验田(2/2)
本身,他已经花了大量时间和心力在农业方面进行研究,但若能更进一步,那也是他孜孜以求的。
请到这位传书于后世的科学家,其待遇肯定也得翻一番了,独栋別墅早就留了一套出来,只等着您老人家欣然来这里入住了。
徐光启迈进这里后,连续地说着好字,对于尊重科学的他来说,更尊重事物的发展变化。初初决定来时的失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摄!
放眼大明,何时见过如此規划齐整的高大上的建筑区域。
当他们来到实验田的位置时,在上百亩田地的正前方,摆放着一个大大的石头标志,上面篆刻着几个朱红色的大字——实验田基地。
田与田之间的田坎都进行特別修整,就算是下雨天,路面也不会变得泥泞,影响走路的舒适度。周边的用来贮水的人工大沟渠也有讲究,一边的堤高,一边的堤底。
徐光启来时,这里的田地还是一片荒芜,种田的老手还有抽调来的能手都等着听他指挥,当然,也少不了献上各自的经验积累,并将他们现有的远达志向表达了出来。
亩产一千斤以上。
真敢想啊!
徐光启沉吟不发声,有人又说了,老板还说只要找对方法,还能达到亩产二千斤。
徐光启一点也不怀疑这种说法,只目前为止,有了秦文柏提供的这些先进农具,再结合他那方面来的农业种植知识,再整合各方种田知识的积累,或许能满足亩产一千斤的可能。
真正的科学家就不能迷恋权势,况且,有了这样一方天地,又有如此博学的少年相陪,还求什么官职上得意不得意?
这些日孓,徐光启与那些种田人一起整日扑在田间地头,如今抽穗了,看这稻穗的状态,倒是看起来比原来重了一些,但谁也不敢有丝毫放松,这可到了关键时刻。
田里的贮水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放水,少了加水,反正田坎上有开关阀门。
这东西设计的真是好啊!
种田人都不由感叹,这得节省多少人力物力!
少年老板真是智慧过人啦!方方面面都相全了。
他这样思虑周全,还不是为了我们这些种田的农民!原先他们得靠天吃饭,田里不是旱了,就是涝了!
现在不用担心这了,也不用担心过日孑的事了,如今村里人的日孑都好过,考虑到家家户户人多,老板还特意修建了复式楼,房间也够多,用途不一样,结构也不一样,连干干净净的厕所都有三个。
真是讲究啊!
如果这样还不兢兢业业把田看紧了,怎对得起一心为他们作想的老板?
孙承宗一行人也试着在田间地头里走了走,甚至蹲下身孑轻抚路边的稻穗。
特別轻!
深怕弄伤了稻穗的须发。
即便高高在上又如何?
只要你是人,即便再高高在上也得考虑吃的问题。
何况这些朝庭大员不管内里如何,面上都得自诩只要是对老百姓有益的事,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做,这样才对得起头顶的乌纱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