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平定西海岸(2/2)
二比一,站在王宏身后的貂蝉在政见上是不可能发表什么有用言论的,貂蝉更喜欢正面厮杀而不是在这里筹谋划策
因此,张居正的计策显然是落入下风
不过,张居正脸上丝毫看不到沮丧的表情,他该说的都说了,剩下的就看当今圣上的决定了,他的一切做为都是服务于王宏,只要王宏指向哪个方向,他就会向哪里发力!
麾下三个系统文臣的见识王宏还是相信的,这帮人虽然只是帝国系统的复制品,但原体的智慧和经验连同当今时代的历史大势都以记忆的形势完美注入,比起他这个穿越者的眼光自然要高出许多。
三个人丝毫不提南下和北上,显然是这两条路不好走。
北上是苦寒之地,无论是印第安人口还是资源丰富度,都不如西海岸。
南下倒是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必然会跟新西班牙总督区正面碰撞,此时的西班牙王国虽然沦为欧洲二流国家,但还没有彻底衰落,美洲大陆的殖民地是西班牙王国维持世界帝国的根本。
在没有内患的情况下,西班牙国王只要不脑子抽筋,是不可能放弃殖民地利益的。
就好比现在,即便西班牙王国国力衰落,仍然为了佛罗里达半岛的殖民地向英国佬开战,导致其他地区的殖民地陷入颓势!
想要南下,就要做好跟西班牙王国全面开战的准备,王宏自然不愿意。
六千大军看起来挺多,打会战都够用了,然而,打下来的地盘是需要分兵占领的。
如今统治的苏族青壮稀少,光是内部维持治安的警察就已经抽空了苏族残余的青壮,哪怕王宏想要抽调印第安青壮组建仆从军也无人可征
因此,哪怕南下的时候成功击败了新西班牙总督区的大军,王宏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占据那么大的地盘。
新西班牙总督区的民众早已被同化,可不会认同他这个原住民帝王!
这就是张居正、贾诩、张角三人都没有提出北上南下建议的原因。
东进或许也有类似南下的顾虑,但东进相当于河蚌相争渔翁得利,轻松就能拿下大部分地盘,完全可以挑一个势力当作盟友,以制衡战争,发展壮大势力。
因此,东进比南下战略更靠谱一些。
只是,西进的话,面对的对手更加羸弱,还能吞并融入原住民帝国,传播太一神教
“既然如此,就西进吧,制定出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朕要御驾亲征!
张首相,大汉帝国的内部稳定就拜托给你了。”
“臣谨遵圣意。”
王宏定下基调后,六千汉军留下了一个步兵团也就是两千人镇守苏族,王宏带着四千主力进攻西海岸的印第安部落。
除了进攻主力外,大汉帝国还征调了大量的苏族官奴负责运输作战物资。
王宏的帝国仓库只有一吨的储量上限,里面的物资主要是应急用的,防备大军的后路被切断,平日里的军队士兵粮草还是依靠传统的方式。
以人力和马力来运输。
现在王宏拥有了北美大平原的基本盘,财大气粗,自然不用像以前那般节省,几千青壮的苏族官奴全力运转,为汉军的出征服务。
177年,新成立不久的大汉帝国皇帝王宏御驾亲征,兵进西海岸,在汉军的进攻下,没有多少准备,连火枪都没有几杆的印第安部落被摧枯拉朽的平推。
王宏在征讨过程中通过发现大型印第安部落群体肖肖尼人、豁鼻人、黑脚人进账了300帝国币。
只是,汉军遇到的印第安部落战士不光战备落后,连人数也远不如汉军,获得的军功点极为稀少,当汉军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平推到西海岸时,王宏仅仅获得了1000军功点。
这一千军功点中,有400点花费补充了汉军战斗和非战斗减员,补满两个步兵团的军力。
实际入账只有六百军功点
不过蚊子小也是肉,更何况经过这一轮征讨,王宏的累计军功总额达到了4000点,距离5000点晋级标准更进了一步。
损失的汉军不是在正面会战中阵亡的,西海岸的印第安部落在正面会战中根本不是汉军的对手,每一次决战都只能勉强杀死个位数的汉军士兵而已
连汉军的排枪队列都冲不破,近战肉搏都没展开就被打崩。
然而,西海岸的印第安部落战斗能力不行,却十分倔强,不愿意屈服于大汉帝国的统治,在汉军深入各个部落建立统治的时候,不断有顽固分子进行不顾伤亡的偷袭。
王宏之所以耗费了一年多时间才彻底打开西海岸岸口,就是因为跟这些印第安人打了一年多的游击治安战
这还是在王宏不顾印第安死活,屠灭了十多个印第安部落才彻底镇压下去。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治安战还不知道要打多久
随着汉军平定西海岸,张角带领的苏族传教士迅速入住西海岸的印第安部落,比大汉帝国的官僚建立速度还要快捷!
毕竟建立当地的n要甄别投诚的印第安人,是一个耗费时间精力的事情。
天知道那些投诚的印第安人是不是真心投靠。
但传教就很简单了,只要有足够多的传教士在,立马就可以入驻。
这些苏族传教士的待遇和安危也是汉军判定归顺印第安部落态度的一项考察,方便大汉帝国更快的分清哪些人是真正的良民。
当一切安定下来后,王宏才打开个人面板,晋级五级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