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西海巧遇金婆婆 钟楼又见施恩人(2/2)
翠儿皱眉道:“您刚才说‘遗愿’是何意?”
金婆婆道:“我年岁大了,从一条小鲤鱼到现在,已经虚度了六百年。到头来竟不能为我子孙报仇。其实说真的,性命我并不在乎,我已经活够了,只有当我见到我的子孙幸福快乐的活着,我才能真正感到生命的存在,才能感受到我生命的延续。这次黑龙潜入京城,如果不能及时制止,不知要有荼毒多少生灵。作为保护京城的你们,要担起这个责任。我看得出来,你们两个人具有非凡的潜质,只是现在潜质还未显现出来,不足以对付黑龙。你们现在所学要的,只会更多一些,要用你们计谋战胜它。”
翠儿道:“您说的是,我们一定会想办法智取,不会去强攻的。”
金婆婆道:“那就对了。还有一点,你们两个现在功力很浅,有些东西你们无法看到,比如种楼上的那个人。我既说了‘遗愿’,就证明离死不远了。虽然不至于没命,但毕竟要废掉我的百年道行。我将内丹给你们两个,可助你们一臂之力,而我将变回鲤鱼,他日有缘,也许还可再次相见。”
翠儿听了,忙说道:“不可,金婆婆何必如此?不如找一个功力高深一些的替代我们吧,您有何必将六百年的功力毁了呢?”
金婆婆道:“世间万事都已注定,我既遇见你们两个,便能感受到你们的诚实与责任感,我相信我不会后悔。将来降服恶龙,不要忘了来西海岸边和我说一声,我就欣慰了。”
翠儿还要说什么,金婆婆摆手道:“姑娘不用再说,就算老身求你了。”
翠儿不再说话,流泪点了点头。金婆婆笑了笑,将一颗鹌鹑蛋大小的内丹吐出来放在手心。又吹了口气,将其一分为二。金婆婆让我们闭上双眼,将两个内丹往我与翠儿额头上按了下去。我顿时觉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而金婆婆此时气喘吁吁道:“好了,请将老身扶到岸边吧。”
我和翠儿赶忙将金婆婆扶到岸边,金婆婆推开翠儿的手,一步步朝水中央走去。当水要淹没金婆婆时,金婆婆回头说道:“记得将绣花鞋给那个人,她定会助你们一臂之力。”
就这样,金婆婆在我视线中消失了。只见一尾金色的鲤鱼游了回来,在我们眼前绕了两圈,便潜入水中不见了踪迹。
我与翠儿呆看了一会儿,便拿着包有绣花鞋的包袱,沿着岸边向西走去。一路上翠儿也不说话,只是偶尔叹气。我也不好多问,也便低头想着发生过的事情,希望能找出一些蛛丝马迹。这时行人越来越多,水面上的船只也多了起来。翠儿突然用手指道:“刘旭你看那只小船,上面可是苏姐姐吗?”
我连忙顺着指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苏姐姐吗?坐在一条蓬船中,面前横放着一张古筝。一个男子背对我们,一只手撑着脑袋,横卧在船里扇着扇子。船夫在船尾摇着橹。我刚要挥手,翠儿拦住道:“别着急,这里这么多人,他们这就划过来了。”
正说着,苏姐姐抬起手来,“叮叮咚咚”的弹起古筝,弹了一段之后,便张口唱道:
“烟锁岸边柳,慢慢水汽凝。野鸭成群想与逐,木船巧挪腾。看荷叶飘飘一点红,水榭桥阁又几重?荡漾碧波里,眠卧红荷中。执一把折扇邀清风,品三杯木茗送晚钟。不问秋几许,原作捕鱼翁。”
一曲唱罢,船离我们也不远了。翠儿向苏姐姐挥了挥手,说道:“大早上的如何送晚钟?不如送我们吧。”
苏姐姐也看到了我们,挥了挥手,便命船夫靠岸。那背对我们的男子此时也坐起转过身来,翠儿悄悄的对我说道:“好俊的一张脸。”
船靠岸之后,苏姐姐忙伸手道:“这在怎么话说的,好巧啊。”翠儿搭着苏姐姐的手上了船,我也跳上船去。苏姐姐拉过那位公子说道:“这位是我的好朋友,姓夏名冬宁。”我和翠儿也忙报了姓名。施礼毕,苏姐姐将琴撤了,命船夫将一张核桃木的矮桌摆在中央,大家围坐在一起。苏姐姐一边沏茶一边道:“你们来这里做什么?听说昨天大雨倾盆是因为黑龙作怪?”
翠儿道:“可不是吗?那黑龙残忍的很,还杀了一位护城法师和一条金龙。”
夏冬宁道:“城里也能出这种事儿?那倒新鲜。”
翠儿道:“我都快愁死了,皇上已经下旨,八月十五前如果还不能制服黑龙,就要砍了三爷的脑袋。”
苏姐姐道:“我瞎说啊,放石怪出来的人和黑龙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啊?”
翠儿道:“难说,我这会子乱的很,也缕不出个头绪来。”
“你不要担心,”苏姐姐道,“吉人自有天相,船到桥头自然直。三爷不会有事的。”
我俩强笑道:“但愿如此吧。”
我们回到魏府时,已经快中午了。前院收拾的已经差不多了,只是新竹子还没有种上。小莲见我们回来,急忙过来道:“你们俩怎么才回来,宋公子在厅里等你们呢,听说三爷出事了。”
我俩急忙来到前厅。宋公子正坐在椅子上发愁,见我们来了,站起身道:“三爷让皇上押入大牢了。”
翠儿道:“怎么回事?三爷犯了什么罪?”
宋公子道:“听里面的人说,早朝后,皇上在养心殿召见护城法师商量对策,也不知道中间都说了什么,好像是梁易寒说是三爷串通的黑龙来袭击京城,否则黑龙不可能平白无故就落在魏府,由魏府的池塘逃入西海。你也知道这群人,就会墙倒众人推,有仇的没仇的一起落井下石。三爷可算是有口难辩,于是被押入牢房。皇上说等制服黑龙在做定夺。”
翠儿急道:“皇上怎么这么不分青红皂白?三爷一向忠心耿耿,怎么会串通邪魔歪道?”
宋公子道:“皇上哪里管得了这么多?只不过是听信大多数人的意见罢了。这事我已经派人去通知魏老爷了,魏老爷一定会想办法上下疏通,以保三爷在牢里不受委屈。”
翠儿也不说话,低头想了一会儿道:“既这样,那就要靠我们自己了。我一定会在八月十五前找到黑龙的下落,将它镇住。”
宋公子道:“谈何容易!护城法师都不是它的对手,何况你我?”
翠儿笑道:“事在人为,咱们和它面对面的打当然不是它的对手,只有计划周全,以智取胜了。”
我问道:“那你想怎么办?”
翠儿笑道:“能怎么办就看今晚那个人能告诉我们什么了。”
宋公子一脸迷惑道:“什么人?”我便将今早金婆婆的事情说了一遍。宋公子叹道:“想不到大难之时,终究舍身取义,令人钦佩。”
翠儿道:“是啊,金婆婆这么帮我们,要是不竭尽全力,都无法向金婆婆交代。咱们闲话少说,今晚就去。”
子时的北京城已经禁夜,翠儿从九门提督那里要了腰牌,大摇大摆的带领我们来到钟楼下面。守门的士兵见了腰牌,恭恭敬敬的带我们进了去。宋公子笑道:“真是鸡毛当令箭。”
上了又窄又陡的石阶,翠儿对士兵说道:“上面还有什么人吗?”
士兵道:“没有了。”
翠儿点头道:“没有了最好,你们不用跟着了,在楼下候着就成,不叫你们不要上来。”
那士兵答应了,将灯笼给了翠儿,出去将大门关了。
翠儿提着灯笼,小心翼翼的顺着石阶上去,我和宋公子在后面跟着。来到上面,一眼看见的就是那口大钟,就像一座铜铸的下山。出了石砌的门洞,向北就看见鼓楼。东西两边都是鳞次栉比的平房,西山在黑夜中犹如剪影,若隐若现。
我悄悄对翠儿道:“那个人在哪儿呢?”
翠儿道:“我也不知道,咱们绕一圈找找看吧。”
我们三人于是向西绕了过去,刚往南一拐,我们就赶紧停住了。那个人就坐在石基之上,远望着西方。翠儿还未说话,只见宋公子向前两步道:“娘娘可还认得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