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潜力却未能出头的人 - 转(2/2)
这个人本来是最有希望兴复汉室的。
他是西凉旧部,换句话说,是正规军出身,不是草寇或农民起义军.比之于韩暹,李乐之流更适宜于庙堂.汉室最困难的时候,他
是唯一可以依靠的武将,有匡扶之功,皇室和大臣对他都很信任.他是有军队的将领,不同于金炜,耿纪等光杆司令,部下有徐晃等
大将.
机会不错,可惜的是人不行,第一不会树立威信,忠厚如徐晃者尚且提到他就叹息,第二自甘下流,不愿和朝臣合伙,却喜欢和
韩暹等同流合污,还要去抢劫地方!第三不能隐忍,一看曹操别扭,就开队走了,再回头来抢皇帝,好像故意把钱包给人家自己再抢
,好当抢劫犯似的.
唯有死在皇叔手上真是可惜.
七.王平
王子均我的确犹豫许久才把他放进去,因为他已经做到了相当高的职位。
但是忍不住还是把他放了进来。诸葛亮三出祁山时与王平以守街亭类似的重任,在诸葛亮主力袭击魏军即将取胜之时,魏军名将
张颌突出奇兵直取蜀军大营,迎战他的就是王平.王子均的兵力只有3000,魏军的五分之一,但是他的防御令敌军死伤累累无法前进
一步,张颌连连称奇.王部下的军队也非常特别,是由南中少数民族组成的无当飞军.王平的身先士卒使部下大受感动,史称无当飞
军此战视死如归.第二,这是传说了,据说他是赵云唯一的弟子.历史上后期赵云的习惯兵器是刀.二人虽然性格迥异,但是有托孤
之谊.
但是王平似乎缺乏一点帅的气质,他也主要用心于做一个出色的将军.他的见解主要是战术而不是战略上的.王平还有一个问题,
他的意见往往正确,但上司总是不能听从,而且屡屡大怒,是不是和王平自己的气质也有些关系呐?就象我有个朋友,的确有才,
但是换了几个公司总是和老板闹别扭,怀才不遇,这恐怕和他自己的性格关系很大.这可能影响了我对子均的看法吧,可能失之片面.
还有没有遗漏的呢?
刘封,刘封,怎么能忘了他呢?刘封,武勇过人,定西川击汉中功勋卓著,他才真正是尝试用于昔日.窃认为这是一个和李严一
样的人物,李严,诸葛亮自诩尚能驾驭得了,而刘封,以其地位则绝对具备祸乱蜀汉的资格.刘备收刘封为义子,恐怕也有脾气相投
的原因,那么他是否也带有刘备的枭雄气质呢?
再有那位谜一样的关索,关索其人有无,尚无定论,不过西南各族多流传此人世镇云南,在蜀汉灭亡时存汉寿亭侯一脉,我有一
位民族朋友称她们民族至今把情人叫做关索,真是天下奇谈!但是对于此人的记载不见于史册,故此难以下笔.倒是李恢,张嶷是威
镇南中的豪帅,有大将之才.(孟获算不算?)事实上,历史中诸葛亮对关羽的后代十分关照,对关兴栽培就很多,官至中监军(看看姜
维的官职变迁就可知道这个职务的地位)可惜他去世太早.假如真的存在关索,他也应该是蜀汉的一员重要将领。
以外还有孟达,李严,李肃,傅彤,雷铜,张翼,邓芝等也当属此类,东吴的孙韶是否也应该列入?苦笑,三国真是人才的宝库
啊,写之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