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诗人的错觉(2/2)
即便后来被贬为江州军分区司令员,也算是正师级干部,也不忘在路上找个歌女弹琵琶娱乐一下,写下个《琵琶行》,这是什么行为?这是致死都要娱乐的行为。
从他爱找歌女舞女的习惯来看,他应该是对爱情不太专一的人,他偏偏写个爱情长诗《长恨歌》,把玄宗**的故事,硬生生写成了可歌可泣的爱情。
更怪的是他的晚年。这个纵情声色的人,到晚年得到了长寿,这不符合道德啊?不是说色是刮骨钢刀吗?怎么他活了这么久?他还成了一名优秀的佛教徒,号称乐天居士,关于他与禅师的对话,还进入了禅宗公案,够强大。难道他以前犯的错误就一笔勾销了?
结论:你不能够超越因果、游戏人生,在于你不够强大。
另一个怪人也是个少年天才,那就是王维。他的出道比白居易还轰动:状元。
这个状元的事业就跟白居易是相反数。他早年突然出名,然后如一颗流星,即在仕途沉没,始终得不到重用。所谓寄情山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假装解脱,也是自我安慰。别人到终南是为了扬名立万,他已经出名,是被迫到终南,因为不被重用。
他的文字水平奇高,能把一个简单的场景写得层次丰富、韵味绵长。从这点看来,唐朝科举考试,没有照顾关系,没有黑幕。单从文字功夫来看,王维肯定是状元。
但是,不要以为寄情山水就叫志存高远,如此优秀的人,要养家,四个孩子的负担,让他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颅,写诗向显贵求官。所以,我说他的淡雅是装出来的,根本经不起现实的考验。但是他又是文坛上最为可贵的,或者说在唐代那个男女纵情的世界中,他是一颗真正的钟情的种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也许,这是我能找到的王维唯一的一首与爱情有关的诗,与实际滥情的白居易讴歌爱情不同,他几乎不写爱情。为什么呢?因为,他有一段真正的爱情。
结论:艺术的制造者和欣赏者通病:缺啥才补啥。
他一生只有一个妻子,他最爱她,这个妻子为他生养了几个子女后英年早逝,他竟然再不娶妻。不要说他官小,官再小也是官;不要说他穷,他再穷也是状元。养个三妻四妾有困难,再娶一个妻子,毫无问题。但他就是不娶,对逝去的妻子,只是怀念。
之所以说他是白居易的相反数,那是他后来,官越做越大,钱越来越多,居然在关中最美的风景名胜区,修了一个辋川别墅,我怀疑,这不仅是今天别墅的祖宗,而且应该是最豪华的,占地面积据说超过今天一个大型公园。按当时文人参观后的文字记载,这真的是一个环境优秀、闲人免进的地方,极其适合于谈恋爱。但他就是不娶,终老林间。
极高的地位、巨大的财富、显赫的名声,多大的诱惑,都动摇不了他不娶的决心,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一种二百五、杠到底的精神。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不要以为隐居山间是多么快乐的事,其实那生活犹如野人。不要以为食苹采薇是多么风雅的事,其实那是没有什么吃的。我想起一首民谣,说的是地踏菜,我们四川也叫它地木耳,像极了木耳,只不过长在山坡红砂石上,是属于真菌类,夏天一下大雨,它就疯长遍地,太阳晒一天,它就奄奄一息,干枯而不能食用。穷人粮食不够,采其充饥,不是什么风雅的事情。民谣这样说:“地踏菜,生雨中,一照山野郊远空。庄前阿公呼阿婆,毋须采得青满笼。还家饱食忘岁凶,东家懒妇睡正浓。”
唐朝做隐士的,大多是在终南山积聚名气,入山是为了出山,直奔富贵而来,动机很不纯洁。
当然,唐朝诗人中,也有不把诗歌当事业的,纯属于玩票性质的人,这个人就是文坛领袖:韩愈。
他这个人在思想上最为保守,坚守汉代以来儒家的统治地位。在行为上最为敬业,始终把政治当成自己的主业。在上最为实用,提倡了古文运动。
他是一个坚硬的人,来源于他坚硬的人生。
早年的贫困,造就了他的勤奋以及强大的内心。卑微的出身,也造就了他严谨的性格。用今天的话来说:轴。他的成功是一步步努力克制自己坚持过来的,他的处事风格就是坚持。
我们都知道,他是唐宋章和当官,这是一个职业政治家的品格,专业且严谨。
即便写诗,他也遵照孔子的老传统:诗言志。不在爱情、家庭、心思等小情调上做修饰,只为抒发情怀、感叹时势,搞得很严肃。
在这生死关头,保持严肃的表情,虽然知道可能死,但不能死得难看。虽然目前处境悲,但也不能在道家人物面前哭,尽管他是我侄孙,最亲近的家人。
开始他写了事,后来写的景虽然对仗工整、画面清晰,但总觉得缺乏人情味,你想想,这是对他家人写的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真没句废话,把当时的情景交代完了。但总觉得欠点什么,又说不出来。
死亡的威胁让他体会到亲情的珍贵,最后才说了一句勉强有人情味的话来:“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
这里有两重含义,第一句,说明韩愈虽然没肯定侄孙的道家神通,但总算肯定了道家的预测能力,你那么远来肯定是故意的,也许你早就算谁了有这一天,在这半道上拦我。第二句,说明韩愈不管儒家与道家如何的不同,但也肯定了亲情的珍贵,这个有能力的侄孙是抱着满满的亲情扑面而来的,我也愿意把自己的骨灰交给他。
在唐史上,他是大人物,在作品中,他是正经人。但我总觉得,这首诗,才是他最人性的一面,最精彩的一章。他当时最痛苦,痛苦出诗人。这是符合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