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危机潜伏4(2/2)
随着秦媚一路走去,发觉整个唐王府已经改为了内府和外府,众臣参议政事朝天殿便属于外府,诸葛亮的那处院落也在外府之中,只不过前天太过匆忙,当值的两位黄门已经得到通报,并未阻拦的缘故,才让诸葛亮没得知王府的变化。
先是去向娘亲黄媛请安,她略带责备的埋怨过会泰山三天才来请安,诸葛亮也只得讪讪的一笑,陪娘亲说了好长一段话,才哄得她开心了起来,放心的去东书房晋见诸葛圭。
经东书房总领黄门卫宁引入,便迎面扑来了一股墨香气息,虽是初春,屋里面却是温暖无比。看诸葛圭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一份奏折,遂先在一旁悄然站立。倒是卫宁小声道了句:“主子,二公子来了。”
诸葛圭这才抬起了头,放下奏折,露出一丝微笑道:“孔明来了。”岁月不饶人,就算诸葛圭武功不低,但头发已经花白得越来越明显,不过精神头倒是颇为旺盛,泛着红光的脸上也时时刻刻在昭示着他的健康。
“是,孩儿来给父王请安来了。”诸葛亮跪下行了一礼,心中感叹,诸葛圭这是故意给自己个下马威,等卫宁说话了,他才抬头理诸葛亮,否则以诸葛圭龙极功练到第七重的实力,无论如何也会听出诸葛亮的脚步的。
岂料诸葛圭却是似乎看穿了诸葛亮的心思,道:“孔明,你也别怪父王无情,叫你回家看一趟都这么麻烦,只不过如今咱们诸葛家家业越来越大,总要订些规矩,立了这些规矩,就要遵守的。”诸葛亮被说穿了心思,有些不好意思地拱手道:“孩儿不敢。”
“坐,来父王的身边。”说着,诸葛圭让出了半张榻,拍了拍。诸葛亮小心翼翼的坐在了上面。
诸葛圭把方才批阅的那份奏折递给诸葛亮看,似有心似无心的说:“你看看,如今开了八百石以上官员的密奏之权后,什么事情都是一窝蜂的上奏,你看看这本正说到你和子瑜,说你们两个结党营私,趁着昨天的大唐诗会拉拢亲信,乱政全国。”
诸葛亮大略看了一遍那奏折,署名的地方却让诸葛圭给图了,心知这是他有意而为之,再听了她这话,可是冷汗一阵接一阵的往下流,心中思虑着该如何回话。
略略定了下神,诸葛亮将奏折递还给了诸葛圭,道:“父王,您知道,这诗会自打儿臣十二岁起,只要有时间就年年参加,也借此结识了石广元、徐庶这等好友,大哥那里也是如此,儿臣每每总是在诗会上与这些好友一起谈文论赋,回忆往昔的趣事。孟雄是从小陪着儿臣参加诗会的,崔浩也是青州名士地方大员,自然可参加诗会。沮授初来诸葛家,去年诗会他尚未对诸葛家真正心悦诚服,这次儿臣是想带他去见识见识咱们大唐的文学盛宴。实在没有什么结党营私的意思呀。”在涉及到了公事,诸葛亮的自称也就改为了儿臣,脸色也是一脸的郑重。
诸葛圭显然听出了诸葛亮称呼上了变化,听诸葛亮解释完,只是莞尔一笑,拿起那份奏折,随意的翻着那份奏折道:“孔明,不用紧张,爹没说你有什么不好,就是你在会后挑了九名文人入你的府里当做门人,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咱们诸葛家虽然是武林的三十三大派之一,但却是文学气息最浓的一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