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治理青州2(2/2)
这次出任青州刺史,青州作为军粮的供应地,诸葛亮特地去乡下视察了一番,这才吃惊的发现,这个时代耕作竟然不用肥料,只是到了农时,耕一遍地播种就了事,之后任凭其风吹雨打,干旱水涝,也不知照料,一切收成就听天由命了。
想不到这个时代的农业竟是如此落后,就连诸葛亮这个从未接触过农耕的人,都比他们强。于是强行在青州推广播种之前勤耕地、旱浇水、涝排水、广施肥的农业方法,多了诸葛亮也不懂,也就不敢多嘴,所以就暂时这四条了。
对此百姓们虽是不情不愿,但岂敢与官府过不去,也就勉为其难的按着做了,不料今年作物第一熟的时候,产量居然提高了足足一倍,唐国上至唐王诸葛圭,下至平民百姓,每人脸上都乐开了花。青州百姓们对诸葛亮的态度几乎上升到了一种崇敬的地步,而在一直有意坚持长子继承的诸葛圭心中,诸葛亮也被记了大大的一功,或许在继承权的争夺中,诸葛亮的希望并不比诸葛瑾小。
诸葛亮的府邸早已因为诸葛亮升任青州刺史而搬回了泰山诸葛府,眼下诸葛亮正在听着青州的水利功曹汇报着今年雨季之后黄河大堤的情况。<>
听完了汇报,诸葛亮的脸上有了些许笑容,诸葛亮早知青州的性命几乎就在每年黄河大堤是否决口上,一旦黄河决口青州的千里沃野里克将成为一片汪洋,一年的收成也将泡汤,所以诸葛亮咬紧牙关从大部分要支付军费的青州财政中拨出两千万钱来治理水利,其间还惩处了三名贪官,连根拔起了两支大族,如今终于有了成果,今年的黄河大堤没有一处决口。
门外又是传来了笃笃的敲门声,诸葛亮唤了声进来,发现是张世平和苏双这两个官商来联袂拜访自己,自从他们两年前从冀州随诸葛亮到青州以来,被诸葛亮一手提拔,直至进了青州的名士参议会,再加之每个季度诸葛亮都能从他两家手里收到至少千万钱的孝敬,诸葛亮一直视他们两人为诸葛亮的心腹,因此他们前来唐王府中诸葛亮的府邸到不用通报,只需诸葛德把他们引过来便是,不知他们此来有什么事。
于是诸葛亮嘱咐了水利功曹几句话,水利功曹躬身退出后,这两人便进来了。诸葛亮先让下人给两人看茶,随意聊了两句。
在这个社会,一个商人纵然有家财亿万,地位仍是极低的,张、苏两家跟了诸葛亮后,门下子弟各有十余人来到诸葛家为官,他们自己也进入了青州参议团,虽然仍被青州的那些传统世家视作暴发户,但地位绝不可同日而语,至少过去不少他们还得陪笑脸的家族,现在要对他们陪笑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