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迦尔纳(2)(2/2)
面对阿周那近乎歇斯底里的咆哮,关羽根本不看他一眼,而是向着阿周那身后的迦尔纳说道:“喂!年轻人,继续和关某之前的战斗吧!”
迦尔纳还没开口,阿周那立刻再度吼道:“不准无视本王子!现在是我在说话!”
“这是武者间的战斗,小鬼滚一边去。”
关羽对阿周那的第一印象似乎并不太好。虽然迦尔纳在刚刚登场时,同样对自己出言不逊,但迦尔纳却以行动赢得了关羽的尊重。
在关羽看来,能接住自己一刀——虽然只是随意的一刀,迦尔纳的表现已经值得自己尊重。但是阿周那一看就是个靠弓箭远程攻击的角色。
武者间的对决,是一种通过面对面武器互相碰撞,来互相传递心意与决心的神圣仪式。根本没有弓箭这种娘娘腔的武器出场的空间。
“武者间的战斗?别开玩笑了!区区一个贱民,有什么资格被称为‘武者’!”
关羽看着迦尔纳,低声重复了一句:“贱民?”
听到“贱民”这个称呼,迦尔纳虽然脸部表情未变,然而他握着长枪的右手却因为过于用力不停微微颤抖着。
汉帝国对于外族居住的土地,采用当地人自治的统治方式。汉帝国只会在这片他们征服的土地上设立节度使衙门,解除当地人的武装,然后驻军以彰显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控制权。至于管理这片土地的人,则是当地人自己。只要当地不发生什么诸如骚乱、暴动、遭遇入侵这些大事,并且老老实实完成来自中央的命令,汉帝国一般是不会插手这些外族土地上,当地人自治的管理方式。
作为天竺节度使,关羽很清楚阿周那嘴中的“贱民”是什么意思。
生活在天竺这片土地上的当地人依照“种姓制度”被分为四个等级。
负责神职工作的“婆罗门”。
代表精英统治阶层的“刹帝利”。
没有政治权利的普通人“吠舍”。
负责低贱工作的“首陀罗”。
四个阶层等级森严,互相隔绝。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一个最下等的,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达利特”,也就是所谓的“贱民”。
在天竺人眼中,“贱民”是最下等的人,地位相当于罗马帝国的奴隶。当然其实在“婆罗门”与“刹帝利”眼中,之后两个种姓的人也和“贱民”没什么太大区别。
“种姓制度”最初建立的目的是什么已经没人知道。有很大可能是最初为了确定工作内容与工作人数才产生这种等级划分。
拥有丰富知识,懂得用“神”来忽悠世人的人群被称为为“婆罗门”。
有知识,能管理国家,能带兵出征的贵族老爷们被称为“刹帝利”。
有一技之长,能做些技术工作的人被称为“吠舍”。
一无所长,只能靠着一身力气干活的人被称为“首陀罗”。
然后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区分工人的等级划分变成了一种固定的阶级等级划分。
前两个高种姓的人看不起后两个低种姓的人。
后两个低种姓的人,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赢得尊重。
因为汉帝国对于外族土地采用的是当地人自治的方式,所以即便汉帝国成了天竺这片土地的统治者,种姓制度依然存在。
关羽看着迦尔纳,有些疑惑。
“贱民”是最下等的人,没有资格接受教育。那又该如何解释迦尔纳的一身武艺?而且从外表来看,肤色较黑的阿周那反而更像是“贱民”吧。
阿周那活动两下握着长弓的手腕,上前一步道:“贱民,给本王子退下。我要亲自动手宰了这只汉狗。”
迦尔纳向着阿周那的背影略微俯身。
“是的,王子殿下。”迦尔纳缓缓向后退开,面无表情的脸上让人无法判断他此刻的内心,“王子殿下,请小心……他……很强……”
“哼!你个没用的废物。区区一只汉狗而已。不过算了,反正我也从来没指望过一个‘贱民’。给本王子滚远点。”
阿周那说完举起长弓,张弓搭箭对准了面前的关羽。他扬起一侧嘴角,向着对方高傲地说道:“汉狗,让你知道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武者对决’。”
“是吗?关某很有兴趣知道。不过在那之前,关某还想问一句。”
“想问什么?”
“你应该就是这次袭击的主谋了吧。”
阿周那再次轻哼一声,以示不削。
“‘主谋’?你应该称呼我为‘王’才对。本王子作为俱卢的三王子,是这片土地真正的统治者,是这片土地的王,是所有人的领袖。”
阿周那的话停了停,在确认了自己的弓箭以锁定关羽的心脏后才再度开口。
“原本是想让迦尔纳来拖住你,我趁着这个时候带领军队解决其余那些该死的汉狗。可谁知道在城里转了半天一个都没找到。不过没关系,先解决了你,然后再去找那些死剩种也一样。”
关羽默默点了点头。只见他再度双手握住青龙偃月刀刀柄,随后用低沉的语调说道:“很好!不枉费关某在这里等了那么长时间。”
见关羽气势突然一变,阿周那略微一愣。随后他立刻松开右手,长弓上的箭矢便如划破天际的流星一般带着尖锐的呼啸声高速飞向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