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风起南洋 > 第382章 法国之战

第382章 法国之战(2/2)

目录
好书推荐: 竞水楼台先得樾 这,就是篮球 你是澎湃的海 卿本佳人,世子要翻身 背锅侠的山居日常 大明海殇 师父,徒儿缠上你了! 帝国风情画 醉兄弟 尸王小道长

帝国皇帝罗霖对诸多皇子来说是慈父,对欧美各强国来说是老奸巨猾的枭雄,难缠的谈判对手,欲壑难填的贪婪君王,对帝国民众来说是爱戴的君主,誓死捍卫的帝国荣誉,无可替代的精神领袖。

但有一点是世界公认的,大洋帝国皇帝罗霖是不世出的君主,光芒掩盖了欧洲的战神拿破仑,彪炳史册的无限荣光媲美大英帝国维多利亚女皇,是毫无争议的最杰出军事理论家,战略家,政治家。

这些光芒耀眼的荣誉,对现如今的皇帝罗霖来说都是浮云,也是他不看重的。

1940年5月11日

就在昨天,德国对法国发起了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陷入白热化,浓重的战争阴云笼罩了整个欧洲大陆还有北美洲,并且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展开来。

同盟国美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英国远征军共有175个师(其中法军和英军共有103个师,编成3个集团军群,美国40个师,编成了两个集团军群),共有6469辆坦克、4000架飞机。

并可利用英伦三岛1500多架飞机支援战斗,在兵力上与德军相当。

然而,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备战不力,美国大兵可怜的军事素质严重拖了后腿。

盟军最高统帅部制定的代号为d的作战计划保守失算,产生了严重不可饶恕的失误,战场形势呈现一边倒的溃败之势;

代号为d的作战计划重点,是防御德军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把比利时作为双方厮杀的主战场。

根据d计划,盟军把主力部署在法比边界北端和法国北部各省,如果德军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则六国盟军协同作战挡住德军进攻。

其他部队的大部分部署在南部的马奇诺防线上,如德军向马奇诺防线实施正面进攻,则依托坚固的工事进行抵御。而在中段则自恃有阿登山区天险和马斯河流,只留了战斗力较弱的部队驻守。

德国部署了约三百万人参加该战役,其中日·本军队占据了70万人,他们的强悍战斗力得到了德军的认可,并且被单独部署在尖刀位置。

1940年5月,德军共157个师中只有79个完成了训练,由此补充了32个日籍师团,日籍师团编制按照大洋帝国甲、乙、丙三级野战兵团分级,被编入了进攻的野战部队。

德军另外14个师仍然直接参加战斗,主要是在c集团军和进攻荷兰的部队。

其中,93个德国师被部署在前线(含10个装甲师、6个机械化师),还有39个德国师作为国防军最高统帅部预备役师被部署在西方,大约有三分之一是不会参加战斗,这其中,约四分之一的作战部队是来自40岁以上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

在西线的德军于5月至6月共部署47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包括指派作战的预备队。约1万1千门火炮可以作战,弹药库存可足够作6个星期的战斗。

德国空军的部队将分为两组。共有2600架作战飞机、750架运输机和300架滑翔机被部署支援b集团军,而另外5500架作战飞机被部署支援a和c集团军。

从表面上看,以德国为代表的一方和盟国的军事实力相差无几,双方必将经过一场惨烈的血腥鏖战,有可能重演第一次世界大战旧事,陷入残酷的拉锯战中。

事实上大廖不然,以穿越的眼光看待正在发生的残酷战役都是耍流氓,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一人清楚的知道结果,哪怕是美国和日本分别参战,早已经改变了历史旧貌,他依然笃定这场战争一定会迅速结束。

没有人敢相信皇帝陛下的论断,实在是太颠覆三观了。

双方投入战争的兵员超过500万,战斗在第一线的士兵总共达到了260万,兵力和装备相差无几,一方怎么可能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事实,让所有人大跌眼镜,法国境内的盟军在一个月内速败,几十万规模的军队举手投降,乖乖地走进了战俘营,成为德国人的俘虏。

是役,再次验证世界上最伟大军事战略家卓越无比的眼光,大洋帝国皇帝罗霖陛下这一手流氓真耍的好,给自己捞取了足够的神圣光环,亮瞎吃瓜群众的钛合金狗眼。

大洋帝国皇帝罗霖长叹一声,幽幽地说;法国人的脊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被德国人打断了。

一语成谶。

1940年6月22日,**德国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其中包括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挪威等。其占领区内的“不受欢迎的人”和另外一些民族亦不断受到迫害。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结成了侵略性军事同盟,整个世界一片灰暗,欧洲人把希望的目光投向南洋。

这里,有一缕温暖的风可以吹拂大地,有一位定海神针的君王可以主宰世界沉浮,人们希望他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出来的一样,伸出手拯救世界,而不是靠美国好莱坞电影瞎逼逼,这他妈一点儿都不靠谱。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