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1 青玉案(1/1)
独临清溪照憔悴,无限情,东流水。夜蝶分飞怎相随?
黄泉碧落,沧海成灰,此生终不悔!
一树烟柳万丝垂,夕阳无语燕双归,愁肠已断何由醉?
青石玉碗,咽尽红泪,直教山河碎!
这阙词寄调《青玉案》。据说是金陵星宾帝朝一个落拓文人科场失意后所作,词义鄙陋,文句不整,韵律节奏更是错谬迭出,确是叫人不忍卒读。然而,这阙粗言拙句对于江湖上那些热血英雄、孤胆豪杰来说,却是耳熟能详、顶礼膜拜的至宝宏文!个中原因,极是复杂。有人说是,江湖儿女,草莽出生,不谙词道,只是附庸风雅而已。可主要原因却并不在于此,而是那些侠侣豪客们对词中所蕴藏的秘密,深信不疑,趋之若鹜。
据王嘉《拾遗记》载,西汉文帝刘恒曾经爱慕一个常山女子,名叫灵芸。灵芸娴淑温婉,美丽大方。文帝对她十分怜爱。回宫之后,朝思暮想,辗转而不得忘其体态仪容软语温存。于是,诏付有司,遣使往常山接灵芸入宫,以期朝夕相伴,永不分离。然灵芸是至孝之女,听闻自己要奉旨入宫后,不舍父母,唏嘘数日,泪湿青衫。毕竟皇命不可违。不过数日,灵芸便随着朝廷仪对向着千里之外的那个帝都长安进发了。可是路上,灵芸仍然哭泣不止。及至长安,身边侍婢宫女为防止她泪湿轻衫,触犯天颜,便取来一只玉唾壶承接她的泪水。觐见文帝,设筵已毕之后,灵芸进驻未央宫。然而,那些一路上侍奉她的宫女们这时却惊异地发现玉唾壶中灵芸娘娘原本晶莹剔透泪水,居然一滴一滴都凝结成了嫣润浓郁的血红色。
这件异事,一直都让人难以索解。两百年前,和阗一位琢玉名师,呕心沥血,经过数十载艰苦研究,终于发现《拾遗记》中所记载的那只玉唾壶其实就是一只用和阗青玉雕做成的玉碗。然而,这也并非什么石破天惊、惊世骇俗之论,因而也就很少有人把它当作一回事儿。可是,八十年前,金陵星尊帝朝时,一位史官,却在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考证出那个“青石玉碗”就是由先秦遗失的两大珍宝——和氏璧与随候珠,融铸成的。
玉,通灵之物;珠,业力之精。再加上混合了人类心与神的凝聚物——泪,还有数百年间的神遇迹化,那青玉碗自然也便具有了无上的通灵念力。颠倒乾坤,粉碎山河,屠戮人神,诛噬鬼怪,无所不能,无所不可。这便是“青石玉碗,咽尽红泪,直教山河碎”,也就是这阕《青玉案》词的秘密所在。
尽管”青玉碗“灵力无边,神通广大,但至今却也没有人真正地见到过它,更没有人拥有过它了。只是听说,汉武帝时,奉旨经略云南的唐蒙,曾经用灵力尚浅的青玉碗,帮助滇池边上的夜郎人,打败了精于梵法邪术的藏区古兰教入侵,从而赢得了西南夷人对大汉王朝的衷心拥护。
可是,自那之后,青玉碗便像天使遗落在人间的一滴泪水一般,随风飘散,无迹无声地蒸发消失掉了。近世之人,也便再没有听说过和见过青玉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