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八章 司马喜三相中山(2/2)
中山王姿站在马车上,喝道:“你乃何人。”
司马望族声音送了过去,“此乃吾君是也。”
“你,休要欺骗寡人。”中山王姿见马上的那人,“寡人听说赵君推行胡服骑射,但没听说赵君会骑马。”
“中山王,你难道认为寡人推行胡服骑射就是为了闹着玩。”赵雍反问道:“莫非,你认为只有胡人会骑马,赵人就不能骑马,寡人也不能骑马。”
“原来如此。”中山王姿大笑道:“寡人曾以为赵君推行胡服骑射,妄图换一件衣服,就想改变赵国国势。今日得见,方才醒悟。赵君推行胡服教化百姓,以骑射增强国力。赵君以此大力整顿军力,亲自执行。难怪这几年,寡人总是输给你。”
“你能想明白为何会输给寡人,足以见得你不是糊涂之人。”赵雍笑道:“中山王,你比寡人小十五岁,输给寡人你不丢脸。”
中山王姿觉得赵君之语,太过刺耳,“赵君与寡人缔结盟约。寡人无罪,你为何攻我。”
“此乃大争之世,你不攻我,我便伐你。如果今天是中山国比赵国强,你也会攻打赵国。”赵雍问道:“中山王,这个理由你还满意。”
“赵君说得不错。寡人国势比你强,也会攻伐赵国。寡人也会南下,进逼邯郸。”中山王姿叹道:“可惜啊!上天偏爱赵国,偏爱赵君。上天若给寡人十年时间。寡人岂会怕你。”
“中山王说得不错,你若有十年的时间,定会威胁到赵国。”赵雍笑道:“所以寡人不能给你这个机会。中山王,你这个年纪和寡人年轻时一模一样。”
中山王姿自嘲道:“赵君难不成也被诸侯欺负。”
赵雍答道:“寡人继位,魏、齐、楚、燕、秦五国都给寡人送来一份大礼。中山国也出兵骚扰代郡。寡人四面楚歌,险些连国家都保不住。寡人和你的心情,也差不了多少。非上天偏爱赵国,偏爱寡人。寡人也曾被诸侯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函谷关之战、修鱼之战、观泽之战、中都和西阳之战、离石和蔺城之战。这些惨败的经历,寡人历历在目。寡人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才取得了现在的成就,就是因为寡人相信八个字。”
中山王姿问道:“不知那八个字让赵君,立志强国。”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赵雍厉声道:“寡人不信天命,敢于打破天命。故而寡人才能有今天。”
中山王姿问道:“赵君,寡人心中有一个疑惑。为何你推行胡服骑射向蛮夷学习,国力大增。寡人学习中原,国势衰弱。”
赵雍指着身后的将士,答道:“中山国素来民风彪悍,以骑射立国。中山王姿,你可会骑射。寡人虽生在在中原衣冠之国。寡人推行胡服骑射,也没有忘了根本。”
“原来如此。”中山王姿道:“寡人一心想着靠齐中原,而忘了立国之本。”
“中山王,我们说得也差不多了。你继位以来,寡人出兵打了两次。加上这一次已经是第三次。寡人相信你痛恨赵国,更痛恨寡人。”赵雍冷声道:“寡人就在你面前,能不能报仇雪恨,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
“寡人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中山王姿与赵君谈话适可而止,喝道:“三军将士听令,击杀赵君者,封万户侯。给我杀。”
中国将士发出震耳发聩的声音,往赵军阵地涌去。
中山王姿不通战阵,胡乱指挥车兵和步兵一股脑涌向赵军阵地。赵雍见中山军阵型散乱,前后不能兼顾。赵雍对着身边的人大笑道:“季辛、乐举不在,中山溃不成军。司马望族,你率领两万铁骑,迂回敌后。”
司马望族领命道:“喏。”
“乐毅,你率领一万铁骑,冲乱敌人阵型。”
“喏。”
“肥义率领步兵,固守阵营,以圆形阵,攻灭敌人。”
“其余人马,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喏。”
“众将士听令。”赵雍拔出长剑,高喝道:“开战。”
赵国三军也发出雷鸣般的声音,宛如一道狂风巨浪袭向中山军。
中山军刚来到阵前,便遭受到赵军蝗虫般地箭雨,损伤严重。随后,乐毅高举手中长剑,“杀。”说完,乐毅一马当先,率领铁骑冲向敌阵。铁骑机动性强、冲击性大,很快中山军阵营被大乱。围上来的中山军,也被赵军圆形阵,悉数歼灭。
中山王姿见已方打败,怒骂道:“给我杀。”
忽闻,大地震荡。
司马望族率领两万铁骑,冲杀过来。
田简见势不妙,喊道:“王上,我们被赵军包围了。我们再不撤退,就会导致全军覆没。”
中山王姿大喊道:“寡人已退,赵军势必会追击,我们就真的败了。”
田简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王上要保住这支军力,我们才有和赵国抵抗的勇气。”
中山王姿见战场形势,倾向赵国,扼腕叹息道:“撤兵。”
一个时辰后,大地归于平静。此战,赵胜,中山惨败。中山王姿在战乱之中率领残兵败将,逃回灵寿。赵君乘势,剑指灵寿。
田不礼凝视着高大的灵寿城墙,喜道:“君上,我们一鼓作气,攻下灵寿,荡平中山。”
众将士也跟着请战,荡平中山。
赵雍摇了摇头,不为所动,“我们和中山国议和吧!”
众人不解,赵国攻破中山,指日可待。赵君为何要放弃荡平中山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赵国使者尚未进入灵寿,中山国使臣从城内而出。
赵雍见了中山使阴简公道:“寡人答应议和,但寡人有个条件。除了司马喜,任何人前来议和,寡人都不接受。”
阴简公快速回到宫中复命,中山王姿闻言,怒道:“赵君欺人太甚。”
公子尚忙道:“王上,赵军兵临城下,我们还是答应赵君的条件。”
众人皆附议。
中山王姿不耐烦道:“司马喜,你代替寡人前去和赵国议和。”
“我是罪臣岂能代替王上议和。”司马喜平静道:“罪臣以什么身份去和赵国议和。”
“你。”中山王姿见他话有所指,但也不能发作。为了大局,他只好忍下这口怒气,“寡人恢复你的相国之位。司马喜,这下你满意了吧!”
“谢王上。”司马喜三次为相,心中大悦,“臣立刻出城,与赵君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