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楚国撤军,三晋与秦开战(2/2)
昭阳正在帐中发泄心中的怒气。忽然,有人来报说秦国那边来人了。
昭阳一听秦国二字,极力压制心中的怒火。他要听听秦使会说点什么,对着来者道:“喊他进来。”
秦使张仪走进了楚国大帐,问道:“昭阳将军何在。”
楚将怒道:“大胆,何人安敢如此放肆。见了我家将军,为何不跪。”
张仪蔑视道:“我乃秦使,见了楚王尚且不跪,怎会跪区区将军。”
昭阳恫吓道:“竖子,你不怕我杀了你吗?”
“人生在世区区数十载。”张仪漠视道:“苟延残踹地活着,不如轰轰烈烈地死去。”
“好,有胆量。”昭阳端起一樽楚酒,“我愿意和有胆量的人打交道。你身为秦使,来我楚军大帐,是为何事。该不会是秦国力不从心,派你来有说,劝我退兵。如果是这样,你还是免开尊口。秦国和楚国只会血战到底。”
“秦国和楚国交战,楚国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将军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张仪笑道:“楚国和秦国血战到底,只会两败俱伤。三晋和齐国便会坐收渔利。楚国伤了元气,便不是三晋和齐国的对手。将军,你真的要与秦国鱼死网破。”
昭阳端起酒樽,咕噜一声,一饮而尽,“废话不多说,你回去告诉嬴驷老儿。要战便战,少费口舌。大丈夫只在疆场,一决高下。张仪,啮桑会盟,你不是放言要与我楚国以争天下。你不是说,秦国的剑天下无敌吗?我倒要看看,是你秦人的剑锋利,还是我楚国的剑锋利。”
“那日乃我狂言而已,时隔至今已有些时日。将军,还记在心上。”张仪笑道:“将军领着楚军与秦军交锋。秦人与楚人的剑谁更锋利,将军心中想必已然有数。”
“秦国仗着人多罢了。”昭阳哼了一声道:“张仪,你是来笑话我的。”
“我是为了将军而来。”张仪凝视着昭阳那双虎眼,毫不惧色,“楚国的国法,将军不会忘了吧!”
楚国先祖鬻熊,是西伯侯姬昌的老师。西伯侯姬昌死后,其子姬发继承君位。姬发励精图治,以姜尚为军师,出西岐,兵发朝歌。牧野一战,灭了商朝,定都镐京,建立西周,后人称之为武王伐纣。周武王虽然灭了商国,但商国的国土面积太大,效忠商国的诸侯依然存在。为了守住打下来的江山,姬发大肆分封诸侯。然而,周武王却忘记了君父的老师鬻熊。
及至周成王长大后,方才想起鬻熊的功德。周成王指着南边一块荒芜人样的土地,赐给其曾孙熊绎,赐子爵,封地于荆蛮。楚子熊绎以丹阳为国都,占地五十里,成为楚国的开国国君。楚国开始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的创业历程。
楚国为了得到周王的认可,大肆拓展疆土,上书周王,提高爵位。然,周王讥讽楚国为南蛮置之不理,中原诸侯也鄙视它。楚国经过数代人的努力,索性自立为王,与周王分庭抗礼。周王为了自身颜面,号召诸侯国共同讨伐楚国。楚国不但不屈服,反而向天下诸侯宣战,打败了周王的精锐。楚国不但自立为王,还出兵问鼎中原。
楚国建国乃方圆五十里。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成为南方大国。其一除了楚人悍勇善战,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楚国有个传统…楚之法,覆军杀将。若是打败战,主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自杀以谢国人。
楚国君王为臣子定下这个规矩,一是为了树立君王无上的权威。二是给臣子施加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三是有利于激励将领作战的勇气,从而有利于对外扩张。
城濮之战,楚国令尹子玉,因兵败引咎自杀于归途中。
“楚国国法,兵败者死。”昭阳身为主将自然不会忘了本国的国法,怒色道:“张仪,管好你的那张嘴。”
张仪无所谓地说道:“将军身为楚国令尹,楚王之下,百官之首,位极人臣。将军,你真的愿意抛下用战功得到的一切。张仪觉得,将军联合韩赵魏燕攻秦不是明智之举。将军你忘了,楚军与秦军搏杀。其他四国联军又做了什么。”
张仪见昭阳动容,想必是听进去了自己说的话,续道:“将军领兵攻占襄城,取魏八城,洗刷了魏人施加的径山之耻。将军也是一战成名,楚王封为令尹。将军占据令尹之位,是否觉得如芒在刺。将军攻秦不利,折损太多楚国将士,归国后又会落得如何下场。张仪建议,秦楚两国交战,不分胜负,将军英明尚存,不如撤军方为上策。”
昭阳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撤与不撤,都关系着日后的声望,也不敢贸然做决定。若能全身而退,他也不会承担战败之名。就在此时,一名楚军将领急色走了进来,靠近昭阳耳边低语。昭阳闻言,瞳孔睁大。原来,张仪来到楚军大帐的同时。秦将司马错领着秦军偷袭了楚国的大后方,楚人的粮草被烧。楚国粮草已断,军心不稳。
昭阳已经意识到了局势不利于自己。但楚国身为合纵长,下令撤军,如何给中原诸侯交代。
张仪似乎洞察出了他的心意,“将军,燕国已经撤军了。”
燕国率先退兵,那么楚国也不用担负昔日登台的誓言。昭阳再三考虑,接受了张仪的条件,下令撤军。
燕国、楚国同时撤军,韩赵魏三晋便站在了秦国的对立面。韩鹏见不能取胜,进言道:“公孙将军,大势已去,我们也撤军吧!”
赵歇仰天长叹道:“此次乃灭秦的大好时机。可惜啊!可惜。”
韩鹏道:“他日重整旗鼓,我们在兵发函谷。”
“哈哈哈哈。”公孙衍惨笑道:“可惜啊!可惜。”
公孙衍有说诸侯攻秦,谋划了这么久,落得这样的结果,他心如寒冰。
韩鹏安慰道:“犀首不必心灰意冷,我们会回来的。”
“难啊!难啊!”
赵歇问道:“犀首,我们该怎么办,撤退吗?”
“不能撤。”公孙衍恢复了神色,掷地有声道:“我们一撤,秦人便会疯狂反扑。我们只有和秦人打一战,以展示我三晋的实力,方能保住有生力量。”
韩鹏、赵歇也不想就这样回国,异口同声道:“那就和秦人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