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发现野山羊的踪迹?(2/2)
凌一凡蹲下身,捏了捏干燥的枝叶,就知道这潭水已经干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因为没有人迹走动,所以在深潭的边上,还保存了不少动物的足迹。
这里曾是是动物的乐园,有不少动物的脚印。
“这个脚印估计是某种偶蹄目动物的。”杨柏大叔拨开一些落叶,下面露出一个十多公分深的小坑,补充了一句道,“看样子个头还不小!”
深潭的边上原本是湿润的泥土,吃重力低,而且像偶蹄目这些动物,同质量下,对于泥土的压强大些。
“这些脚印好不少呢!”唐诗诗和王丽在附近又发现了大大小小不等的一些脚印,都和杨柏大叔发现的这些差不多,这就说明,这个荒岛上面,极有可能存在着一个种群!
偶蹄目的动物,可是人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这个渊源要从史前文明开始。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猪了。
在中国,猪是最大的肉类消费品。
在古代,又被称作是豚或者是彘、刚鬣、“黑面郎”等等……,从一些普通的家猪,到后来繁育出来的野猪,滇南小耳猪、蓝塘猪、陆川猪,内江猪、荣昌猪、成华猪、桂中花猪,可以说是种类繁多。
“这些脚印可不是猪的……”杨柏大叔看了一眼,说道,“看上去倒是有点像羊。”
“羊?”凌一凡一喜,在岛上,羊的作用可比猪大得多了,除了提供肉食之外,副产品羊毛可以用来做衣服,这对于岛上没有成品衣来说,可谓是大有裨益的。
“只是可惜啊……”杨柏大叔摇摇头,叹口气说道,“这里的水源干涸了,动物足迹也就此断绝……”
“不过岛上有的,终归还是能碰到。”凌一凡突然想到了前不久在树林之中,捡到的那个不知名的动物尸体,那时候看上去倒是有点像是什么动物的幼兽,或许就是它?
说着,凌一凡抬起头看了一眼水潭的上空,说道:“这里倒是一个绝佳的地方,上面没有树林的遮蔽,太阳可以直射进来,而且,底下土地肥沃,如果种上一些作物,想必效果定然不错。”
水潭的水是因为周围的地势高,所以遇到下雨,或者是植被渗水,这些淡水才会聚集在这里,形成积水。
四面八方的水,周围土壤的无机盐之类的营养物质,会溶解在水中,尽数被留在水潭里,久而久之,潭底土质的肥沃程度就比一般地方的要高一些。
而且看底部杂草丛生的样子,土质也还是适合大部分植被生长的。
到时候,将这些杂草拔掉,晒干之后,烧了,又会多出一大片肥沃,富含钾元素的土壤来!
“只是可惜啊……,没有带一些种子来,不然的话,倒是可以相应号召,自给自足了!”杨柏大叔拍了拍手,弹去手心的黑土,“我们继续前进吧,现在距离天黑还有好长一段时间,应该足够我们爬到山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