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缺粮(2/2)
“当然清楚,常山的方向就是这条东边的大路斜向左边的方向,只要一天就可以赶到。”高览现在倒是没有其他心思,严展书对自己好像没有什么歧视,也经常会讲解一些作战的兵法,至于将自己与韩当拆开来,自己要是大帅,也会如此对待降将。
大帅要是连这点防范心理都没有,早就被割下脑袋当军功了——自己和高览的罪行再重,严展书的首级也足以抵偿了!这样的人也没有可能成就大事,不足以让自己和韩当舍弃家族声望去追随!
“加快速度,争取下午就赶到常山,查探运粮队的情报,运气不好,运粮队刚刚过去的话,我们可能就要在常山待几天!”严展书翻找出皇甫嵩的左中郎将印信,摇摇头,不知道能不能骗过常山的郡守。
下曲阳城外,汉军大营。营寨里的中军帐内,此刻被两侧的烛台上的烛火照的通明。长相清癯,一头乌黑的长发用一根玉簪挽起,披着一裘锦袍,满脸疲惫的阎忠高坐在帐中的将位上,皱着眉头查看这几日军中粮草消耗的账目。
作为皇甫嵩派出与朱隽进行协调的使者,阎忠在广宗破城与皇甫嵩被斩之日幸免于难,而后也因为自己的才华,受到了右中郎将朱隽的激赏,协助朱隽掌管着三万精锐北军的繁重军务!
掌管军务近一个月,阎忠总算体会到孙子所说的“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的艰难了。
自从屯兵下曲阳以来,兵甲修补、劳役征召、粮草输送诸项军务已让阎忠原本乌黑发亮的头发变得枯燥。表
面上看,担任长史的自己身为朱隽的高级佐官,又被委以重任,总管全军事务,不可不谓是位高权重。但实际上,阎忠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冀州士民口中已经成了奸佞小人般的存在,无论是世家还是豪强,对自己那是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吞活剥自己,不过因为下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