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2/2)
这其四是凡事诚意为先,此次本使携带六条货船前来,本来计划是朝鲜国三条,琉球国三条,既然现在咱们基本都已谈妥,那么本使这次就暂时不去琉球国了,本使先行回去禀告皇上此次之行的结果,并安排好定期货船和护航船队,所以将两船货拍卖所得银钱用于支付工曹采买物资和工钱,咱们按四船货以货易货,今后也此为例,两船货出售换取银钱支付在朝鲜的一应开支,剩下三船货以货易货带回大明出售用以支付军饷等其他开支。
其五是拓宽仁川到汉城的道路,考虑到未来货运的使用频繁,拓宽至八架马车并行的石板路,并在路的两边预留倒水槽,逢雨季货物仍可运达京城,并且预留部分用地已备今后增加部分设施。
如此一来本使出行的目的就全部完成了,并非本使不愿意一次把事情说完,若是前面的事情大王不应允,这后面的事也就不可能继续进行下去,因此请徐判书再次禀告大王,写成国书本使的任务便已完成。
崔太华的笑的脸都成了一朵大菊花了,万人学堂而且全部免费,这可是给礼曹赠了一份大礼,教化万民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世之功,这是要写进史书里的,可想而知这对他是一件何等荣耀之事,不过他也没有忌讳的把顾虑说了出来,蒙学肯定是没有问题,可这汉学可能会被世家贵族反对,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若是穷人都能做官就打破了贵族和平民的分界了,估计阻力很大。
王文乐说道,大明很早就解决这个问题了,是否吸收新的平民贵族来平衡国内贵族势力,这个事情要看你们大王怎么选择了,永乐皇帝当然用大明的学制来设立明学堂,所以这汉学是否设立取决于你们,大明主要的目的是帮助你们教化万民以利于统治和政令的实施,并不插手你们国内的各项制度。
对他的这个回答崔太华非常满意,这样至少这个学堂可以确认设立了,而且明摆着大明并没有掺杂任何阴谋诡计在里面,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汇报给世宗大王,可操作性很高。
然后王文乐又与工曹判书金永灿愉快的进行了友好而热情初步探讨了关于仁川码头建设的初步构想,并要求工曹设立一个专门护路养路和修缮送水排水的衙门,当然这费用就由他这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