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中有对错,公正自裁决(2/2)
女娲独立九霄云头,每想凡界历劫,俯瞰大地,众生生灵涂炭,突感自己虽有无上神王之力,却不能安虞天下苍生,悲怆至极。
神女湿目,泪落石心。不周山五色石眼因泪生灵,通感女娲,自感受命,一分为三,神石通明,女娲受启,使无上神仙修罗法力,炼化两块五色神石,其一覆洞,压之不周残石,以绝鬼怪乱世。其一遮天,加之神力封至天边,以绝众神觊觎之心,余之三,女娲通其神法,吸纳天地真境气息,足足吸纳了十个昼夜,才将神石填充满足。但女娲不敢懈怠,只因剩余真境气息不稳,五行受损,凡界历劫,不成定数。女娲犯难,真境气息天地混成,非自己能降服通汇。
思度数百日,无方。一日见人类变化,较兽鸟有大异,发现人类能够更好的利用突生的真气骤增之变,而且也受到了纯真真境气息的改变,较之从前有天壤之别。查明原因,方知真息通汇人类躯脑,改其构造,以适应世间突然充足的真境气息,女娲遂突发奇想,仿自己上半身样及人类躯体样,取黄泥数池,加之自己上神精血,作数万泥素胎,捏制成形,附古榆为躯架。使法力并添以真境气息通入泥胎,不想竟如真灵,活蹦乱跳,亦能吸收天地真境气息,女娃遂作泥人于九州大陆数百之地,真境气息浓烈之处亲手捏成,真境气息不甚浓烈处,使藤枝蘸泥挥洒成素泥胎,落地竟自成人形,亦能吸收真境气息,浑然天成。
天地平衡虽初见成效,可惜女娲虽为上神,肉体无伤,但上神精血有穷,耗尽神血,塑人无数,神行受损,在将逝之际,尽余力飞至不周残垣,化高峨石山,覆压五色石盖之上,以防生乱,威慑三界。世称——娲娘山。
女娲仙逝,娲娘山渐渐由山顶生出青烟,扶摇九天,轻浮五彩石壁周遭,明镜止水的五色石壁慢慢模糊,只留光晕盘旋,不再如初时透彻明亮,映照下界景象。
虽然女娲倾尽神力,挽救凡界,可惜九州大地总有疏漏,神鬼早知不敌女娲,自会遭到遣返,遂悄留凡世难以被女娲发觉的微弱活泼分身,在女娲造人后,趁机化作人形以续后世,用以成自己大作为,幸好女娲临逝,有所察觉,但心怀善念,不想赶尽杀绝,遂降于他们诸多限制,虽有神鬼之力,如果已化人形,便原躯难复,诸神鬼怪虽是不甘,却也万幸。
虽鸟兽在如此充裕的真境气息下,大多难成气候,可是有一小部分却在神将凡界大战,鬼怪乱世之时,或参悟神力,或冥气缠身,修炼得道,大有长进,或称霸深山,或隐匿府谷,加之娲娘山镇压之下,有意让凡界轮回受限,谅神鬼兽鸟本事通天,也难修得击碎五彩石壁,覆灭天下的本领。
人族自然是最大的胜利者,或者说女娲平复天下,也令流淌自己血脉的后代能够长治久安的生存在凡界,不再受神鬼烦恼,女娲亲手捏制的人类,聪慧极佳,得意非凡,神鬼变化的人类也是不遑多让,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天资,身躯和魂魄得到非凡的炼制,所以多成宗室门族,后辈也难有宵小之辈。就是女娲藤条挥洒,制成的人类也因蕴含女娲精血,也是聪慧不平,多生豪杰,虽难位及至尊,却也能有机会成为人上之人。反倒是地地道道的自生人类,虽因化境真气得以滋养,使得天资躯魄得到极大改善,但是总归不如女娲精血以及鬼神幻化繁衍的人类,难以望其项背,以至于,后生百世,多为奴隶,与马牝槽,人下之人,少有翻身。
不过,世道轮回这事,谁能说一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