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耕读传家(中)(2/2)
吴老汉看了看,有几本是《**语录》,还有一本是无头无尾的古代线装书,另外还有几枚铜钱。吴老汉就说:“也有些价值,但都值不了几个钱。”他算了算,《**语录》一本一元钱,那本古代线装书看不出名堂可以出两块钱。他对李铁石说:“这几个铜钱都是康熙通宝,在古代铜钱中是最常见的,也最不值钱。咱是老弟兄了,又是邻居,就也按一个一块钱吧。”那李铁石就忙说好好好。吴丰坤从口袋里摸出十几元钱,也不去细点,就交给了李铁石。李铁石连忙塞进内衣的口袋里说:“你要我说啥好哩,你给我李铁石帮的忙实在是太多了。”看吴老汉又掏出了香烟,他就凑到面前用打火机给吴丰坤点上,然后自己也点上,两个人就都抽上了烟。
李铁石说:“俺家的芸芸毕业后就到市艺术团上班了,听说你家天娇没上班,去北京了。”李芸芸和吴天娇同岁,也都在市艺术学校上学。吴天娇学的是声乐,李芸芸学的是舞蹈。
吴丰坤说:“儿大不由娘,也不知道这死闺女是咋想的,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非要出去不可。”
李铁石说:“年轻人,出去闯一闯,不妨事的。我要是再年轻个20岁,我肯定也会出去的。”
吴丰坤说:“可她是一个大姑娘啊!”
李铁石说:“哪怕啥,咱白河县出去的小媳妇大姑娘多了去了。”一看吴老汉的脸上有了一丝愠怒,李铁石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因为白河县外出的姑娘大多是坐台的。他便尴尬地笑笑,起身拉着驾子车离去了。
吴丰坤老汉从心里骂道:“会说个人话?”
晚上掌灯时分,李铁石的儿子李想回来了。李想今年15岁了,在县城第一高中读一年级。李想一进门,李铁石就高兴地说:“宝贝,回来了。”李想则嗯了一声。李铁石又说:“爸爸今天又给你收了一本字帖,你看怎么样?”李想一看是颜真卿的《颜家庙碑》,非常喜欢,因为这一碑帖他早就听说,可是始终未得一见。这颜真卿他是熟知的,他和柳公权并称为“颜筋柳骨”。苏东坡曾说过“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可见颜真卿在中国书法的历史上地位非同一般。按李想的想法,他先把楷书写好,然后攻王羲之、董其昌等人的行书,最后再学张旭、怀素等人的狂草。他也顾不上吃饭,就坐在桌前,铺纸研墨,投入地临起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