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情定(2/2)
第二日晨起,萧因才梳洗完毕,就听见院子里闹哄哄的。采蘋正拿着拂尘在掸檀木箱子上的积灰,听着吵闹之声,把拂尘一丢,笑着道:“我倒是要去瞧瞧,有什么热闹。”
外面一进大院子,中间已经拾掇出来了好些大木箱子,码着、垒着的。一溜儿的小厮仆人,进进出出的正忙。桓府的老主管当中站着,正在催促马倌儿备车备马的事情,转头瞧见采蘋出来,笑着道:“蘋姑娘出来了。正要去给姑娘说呢,眼下局势缓下来,不日老爷也要回来,城中府里也准备起来了。这两日,便预备搬回府里去,请翁主也做个准备。”
“是这样啊!”采蘋心里欢喜。桓右相也要从长安回洛阳了,看来局势是太平了。采蘋谢过老主管,便跑回里院报喜。
萧因正坐在垂花廊里,拿着一卷词话翻看。“翁主,”采蘋欢声跑进来,“可真是极大的好事情呢。”
萧因手里仍旧翻着书页,嘴里顺着采蘋道:“什么好事情?我猜是贼众溃散,乱党平定,大家预备着要搬回城中桓府了。”采蘋嘟了嘟嘴,悻悻道:“您现在可真没劲儿,什么都猜准了,还叫我说什么呀。”
萧因这才合上书,抬头看着采蘋的神色,却忍不住噗嗤一笑,正要说话,通向外院的穿堂中传来一声笑,“你们主仆在猜什么呢?”
二人望去,却是桓适之。
难关已经渡过,洛阳一切安然。桓适之自觉多日来肩头的重担总算是暂且缓和了,一时心清气朗,便准备随便走走,没想到竟信步到了萧因暂居的小院。
自打相识,桓适之似乎就是一副沉稳持重的样子,纵使后来与哥哥和自己相熟,也绝不玩笑。今日倒是特别。萧因瞧着他脸上的轻松自在,也打心底里地为他高兴,他终究不愧是洛阳桓家的公子,临危不乱,主持洛阳撑过了这一乱。
“回桓公子,翁主在猜,为什么外面院子,大家都忙忙碌碌的。”采蘋行礼,笑道。
“北氐,已经被击退了?”萧因问道。
“倒是知妹莫若兄,子奂说的没错,你还真是事事通透,”桓适之笑着敛敛衣襟,在花廊对过坐下,“慕容家的这招围魏救赵确实用得漂亮,忽律夸智谋上有限,却也不是傻子,看着这样形式,早就拔营跑回漠北老家的。张览孤掌难鸣,待京畿的队伍过来,和东都汇合,定将叛党荡平。”
“我倒是一直没想通,张览好歹也算是一州都督,怎么会这么轻易就把赌注压在了忽律夸这样的区区莽夫身上,”萧因百思不得其解,把手里的卷成筒状握着。
“或许是贪令智昏。无论怎样,今天得到消息,京畿守军已经扫了洛阳周边的几丛埋伏,张览也没几日的自在了。”
“京畿守军,是韦将军吗?”萧因闻言问道。
桓适之起身,笑得却有些不尴不尬:“是京畿的守军,不过这回主帅却是七殿下信王。”
信王?萧因当下很是意外,细想倒是了然。张览不过困兽犹斗,这分明是一个现成的军功。朗月清风的信王,也终究是夹裹了进来。
萧因望着花廊架子坠着的长长短短的垂藤,有些怅然。脑海中浮现的,却是那日在小丘扎营时的情景。皎皎明月,刘恪执着酒壶悲歌:“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
果然从来天家少情,圣意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