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拜谒严府(1/2)
晚上回到家中同父母一同进餐,许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席间无话。吃完晚饭,许重招呼许辉来书房,要交代一些事情。
“五郎,今天议事的时候,关于民团见你尤为热衷,虽少年心性,难免喜好军旅之事,但为父还是希望你切莫过于沉迷,读书才是王道,为父虽觉自己颇通文墨,却走得不是科举正途,终究还是下乘。”许重看着站在书岸前的许辉,正色说道。
“爹爹,我岂不闻狄汉臣旧事乎?想我大宋儒道昌盛,当今天子更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潜修学问,以求功名,自是我辈之追求。但是,且看如今的天下,官家不善政事,朝堂奸臣当道,百姓苦不堪言。前有方腊贼寇作乱,虽被平定,但朝廷元气受损。如今行联金灭辽之策,辽乃兄弟之邦,虽有世仇,但其上自君主,下至百姓均已服汉化,自檀渊之盟起未轻起战端。想那女贞,蛮荒之地,不知仁义礼智信为何物,联金灭辽无异于,今,童大帅刚刚安定西北局面,疲师远征,即便收复燕云十六周亦元气大伤,唇亡齿寒,怎知那蛮夷之人未曾觊觎我大宋的花花江山呢?”许辉双眼凝望着许重,郑重的说道。
“难为五郎能有这样的见解,看来这次受伤倒是将你的脑子砸开窍了,”许重难得幽默一下,“民团的建立虽有朝廷明令,要求各级官府供给武器,但是事情也并不简单,还得为父周旋一下,保证许家堡民团的质量,这样明日同为父一同去真定府拜谒一下严通判,请其代为操办一下。”
“这,爹爹,孩儿还要仔细思索练兵的方略,真定府我就不去了吧。”听说要去严义那边,许辉顿时不淡定了。
“不行,你和严茹的订婚一事也要商议一下,就这么定了。”
“是,爹爹……”
次日天刚蒙蒙亮,许辉起身打了一套太祖长拳,虽然头上还有些不适,但已无大碍。洗漱完毕,刘二来到院内禀报道,“小官人,老爷吩咐唤您启程了。”“该来的总是会来的,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大不了让老爹一顿暴揍。”想到这里,许辉顿时心里舒畅了许多,“前面带路。”
许重、许辉骑马前行,后面刘二、王三赶着马车,车上装了不少礼物,走了小半天才到达真定府。真定府城墙约八米来高,在这个时代算是一座坚城,通过城门口的盘查,进入真定府,宽敞的街道,整齐的房屋,让许辉眼前一亮。真定府官员士绅居住在城市北部,通往要过一条繁华的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街上熙熙攘攘,好一派繁华的景象,不愧为“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不过想到不久金军南下,这种繁华不在,老百姓即将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没准自己也小命不保,许辉不禁感到一丝伤感。
走了大约一刻钟,来到城北一座很大的宅院,高门正中牌匾刻着严府二字,许重递上拜贴,小厮进去通报,不一会儿中门大开,一个身材中等略微有些发福的中年人笑着走出来,“哎呀,仲原,怎么也不差人提前打声招呼,害我未曾提前出迎,晚些时候可要罚酒三杯。”
“文才,你我兄弟不讲这些俗礼,此次前来,实则有事相求啊,五郎,过来,见过严叔父,文才这是犬子许辉,未及冠,尚无表字。”许重和严义行了一礼,转头招呼许辉上前拜见。
“严叔父在上,请受小侄一拜。”许辉恭敬拜道。
“免礼,免礼,五郎真是个俊秀的后生,不像你爹五大三粗,偏生的爱抖斯文。”严义笑着抬手说道。
“你这个文才,可真是,你我皆知天命之年,怎么在小辈面前玩笑。”
“哎呀,你看我,仲原,五郎,快请入府,仲原兄,你我兄弟今夜可要促膝长谈。”严义说罢上前拉住许重胳膊,许辉跟在后面入府而去。
众人没有再严府正堂谈话,而是径直来到严义书房,仆人端上新茶,许重品了口茶,说道,“文才,不知你对当今的时局如何看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