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翰林学士(2/2)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反正都不过是相互挤兑,正热烈着,远处走来几人,为首正是那廖文青,身边一个中年男子,颇为儒雅,隐隐有名士之范。
“这么热烈呐……”廖文青呵呵一笑:“倒不如说来听听,也好让先生一断……哦……介绍一下,这位便是京城翰林院的胡宥直先生。”
其实,他过来便是显摆这位胡宥直的。
听说是京里的翰林学士,甘氏兄弟便行了一个大礼,口称先生。而王靖却吓了一跳,他身为六贤之一,对这德朝这些名士倒也颇为熟悉,一改常态赶紧躬身行礼,也是口称先生,自称末学。
王皓则没有这羁绊,他本最烦这类俗礼,便只是站起身微微一躬便算是做礼了。
那胡宥直倒也傲慢,甘氏兄弟与王靖行的是大礼,他也只不过点点头罢了,见王皓只是微一躬身,脸上便现不悦,又见二人只是坐于这三等座之中,神情更是不屑。
廖文青见状,便在这胡宥直耳边嘀咕几句,那胡宥直便盯着王皓看着,鼻子中“哼”了一声:“商贾伧夫家的无礼小子,粗鄙不堪!”便拂袖而去。
廖文青与甘氏兄弟见状便急急跟了上去。
王皓见王靖一脸愕然,觉得奇怪便问他怎么回事。
王靖将从五贤口中听到的胡宥直其人向王皓说了一遍。
胡宥直在德朝声名颇隆,此人七岁成诗,十三岁便及第,是德朝有数的几个天才神童之一,皇帝书有“才高八斗”四字御匾赐于他,中年之后专修儒学,但见解却与宇文彦夫等几位当代大儒相左,宇文彦夫在相之日,他便不肯出朝为官,直至宇文彦夫告老还乡之后,他才到翰林院做了编修,如今已然是翰林院侍讲学士,也算是德朝儒林中的中坚力量。
可让王靖没想到的是,这胡宥直也算是大家一类的人物,怎么一点名士修养都没有,性情如此狷狭,对商贾也是抱着极大的成见和鄙视。
听着王靖叙述,王皓却一直低着头。这胡宥直看来也只不过是一欺世盗名之人,意见不同便不出朝为官?此种人恐怕只为博那士林之名,只爱惜自己那一身孤世与清名之羽毛,心中更没有天下大局之观,只能称为狭士了!不过,与此人的名字倒是相配的……
……哈……王皓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
胡宥子,忽悠子?嗯,这倒是一个好名字!只怕这名声也是忽悠来的!
王皓一回脸,见颖儿和王靖正奇怪地看着自己,他连忙挥挥手:“……嗯……闷得慌……胸口憋着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