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百合当归作义女。(2/2)
见学士真的好悲伤,百合忙施礼道:“如不嫌弃,我俩愿作大人的义女。”
“谢谢两个孩儿,老夫求之不得,求之不得。”苏轼感慨万分,欣喜异常。
苏轼及时安排了一闺房,取名为“禅婵”斋。
“义父在上,请受小女们一拜!”百合当归施了跪拜礼。
苏轼连忙将她俩扶起来,步子有些踉跄,语气有些哽咽,道:“感谢老天的眷顾,竟然能够老来得女,何其幸运,何其幸运也!”
姑娘们为他磨好了墨,准备好四宝。苏轼估计义女们不喜欢行草,竟然特意模仿朝云的楷书呢,看着学士的手有些颤抖,两个姑娘静静地侍立在侧,欣赏着欣赏着,一想到大名鼎鼎的学士,亲手题写“禅婵”斋三个字,两个女孩就显得格外激动与自豪。
“大人,义父,请问这‘禅婵’,作何理解?”百合茫然不解地问道。
“禅呢,这是我一直喜欢的一种精神境界。比如,我曾在诗中写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孩子们,无论你们将来遇到何种大风大浪,皆要把它们想象成和风细雨迎面扑来,只管滋润心田即可。”
“哦,多谢义父赐教。”百合道。
“怪不得慕容美人,能够化解那场移情别恋的危机,大人,您知道,我家主子背叛的可是皇上啊。”当归也一下子开窍了似的,道。
“嗯,可是,我总感觉到这是文妃娘娘在从中帮助,不然,自尊自负的圣上,再就将要了她的小命了。”苏轼分析得一针见血,道。
“可是,文妃娘娘怎能帮得了她,难道,多读一些书,真有这么神奇吗?”百合问。
“绝对是,姑娘们,我房间里的书,请随便取来读,不懂的尽管来问,为父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学士请林娘将字幅拿到街上精心装裱,老板听说是为大人义女做的门匾,还特意赠送了六十颗珍珠呢。这些珍珠的颜色很多:有白、金、银、粉、红、黑、蓝、灰等颜色,其中有一种特美,白色稍带玫瑰红色牢牢的吸引住姐妹俩的目光。
“啊,姐姐,我们也来为这种珍珠取一个名,就叫‘白里透红’,如何?”
“好,我们也要向宫里的娘娘一样,每天都要多看几眼这些漂亮珍珠,争取让脸蛋白里透红。”
欣赏着多芒亮丽的珍珠,听着“白里透红”,这曾是朝云的色彩呀,红艳夺目的朝云已经飘向何方了呢?念此,苏轼的内心变得无比黯然起来,紧蹙眉头,沉默不语。
姑娘们欣赏够了,学士赶紧将门匾挂好,将各色珍珠精心地缀饰于匾的边缘,整个门,就立即变得美不胜收了。
姑娘们想早点弄明白“禅”的含义,请学士找来一首禅诗学习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