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我的奶奶莫锦玉(2/2)
张诊笑了:“我是河套汴京人,曾经在保全读过一年军校,所以带着有河套口音。”
“听说你还去过日本学习?”
“是的。那是三十年前,我被保全军校保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过四年。”
莫锦玉对张诊肃然起敬。她凝视着这位五十五岁的军人,他笑起来的时候,脸上的皱纹就像水里的涟漪,虽然看起来不再年轻帅气,却填满了岁月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
“你的家人呢?”莫锦玉又问。
张诊沉吟了片刻,答道:“天下为家。”
虽然张诊只是淡淡地笑着,莫锦玉却从他的眼神中看见了自信和坚毅。这样的眼神,正是这支西撤的军队里所缺失的东西。
淡淡的月光铺洒下来,洒在秦兴良的肩头。莫锦玉跟随他席地而坐,借着月光看着他手中那封刚从西襄送来的信函。
“别看了,西襄失陷了。”秦兴良望着她,目光怅然。
“信上有提到我母亲和哥哥吗?”莫锦玉连忙问道。
“你还好意思问?”秦兴良冷笑着,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递给她,然后说,“你自己看看吧。”
莫锦玉接过信的时候,留意到秦兴良的神色变得更加冷清了。
这是莫锦玉哥哥的来信。信中说,他们离开西襄的第二天晚上,因为跟长房媳妇儿发生争执,母亲离家出走至今未回。大夏民国军进城后,既没有烧杀抢掠也没有**妇女,不但开仓放粮而且协助他们寻找母亲。哥哥在信中劝她和启国立即回到西襄团聚,因为大夏民国军优待俘虏和降军,不仅伤人分毫,还会发放补助金并且安排工作。
读完这封信,莫锦玉的心情略微平和下来。她望着秦兴良那张冷峻的脸,试探着问:“关于我哥哥的信,你是怎么考虑的?”
秦兴良黑着脸转过来瞪着莫锦玉,呲牙裂嘴地说:“你要知道我表哥是白冲希,大夏民国战犯名录上全国缉拿的对象,而我是战犯的表弟。回西襄,只有一种结果,就是死路一条!”
“不会的,不会的.....”莫锦玉潸然泪涌。
秦兴良叹了口气,寂落落地看着她,语气也平和了许多:“我给你两条路选择,一是跟着我去汉江跟随表哥去日月岛,二是你带着启国回到西襄接受大夏民国军的投诚政策。”
莫锦玉垂着眼不做声色,秦兴良的这番话让她难以抉择。千言万语,此时都巨大得哽在喉头,难以倾吐。
“你自己好好考虑考虑吧。”秦兴良甩下这句话,站起来,朝军队的营地走去。
莫启国慢悠悠地踱过来,坐在莫锦玉身边。
“你和姐夫的话我都听到了,我们回西襄去吧。”莫启国面有不悦。
“光民怎么办,他还是个没足月的婴儿。”莫锦玉不安地反复念叨着这句话。
“难道我们真要跟着这个没落的将军、大夏民国的战犯逃到日月岛,跟自己的亲人永不相见么?”莫启国有些急躁。
“如果我们的军队最后扭转局势了呢?”
“东辽、西海、中土三大战役,帝国军的主力已经消亡殆尽,中国的土地,大夏民国军已经占据长江以北的半壁江山。南都总统府上,飘扬着大夏民国军的军旗,李总统姜委员长等辈,此刻忙碌着的都是如何把从皇都和南都偷运出来的宝物送到日月岛。连他们都知道大势已去,改朝换代已经迫在眉睫,你却在这里做着春秋大梦!”莫启国的语速很快,但每一个字却掷地有声。
“有那么严重?”
“你不知道有句话叫贫贱夫妻百事哀,大难临头各自飞吗?且不说我们的帝国内早就各自为阵,就连姐夫的这支兵团,每天都有逃跑或者投诚大夏民国军的人。”
“真的已经到了那个地步了?”
“千真万确。”
莫锦玉陷入了无边的苦思之中。陪伴她的,是深深的沮丧、落败,还有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