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永世帝唐 > 第三百二十九章:思鲁认怂

第三百二十九章:思鲁认怂(2/2)

目录
好书推荐: 漫威之速度与激情 寒门利器 暴风城的劣名牧师 亘古灵武 未来科技供应商 魔幻世界里的精神分析师 大宋文妃 我的命运冠位系统 神火凌天 无限之丧尸召唤师

可眼下听了殷清风的言论,他登时想到,原来他已经不需再深究经义了,只要他能

做到“格物致知”,他也可以成圣成贤!

颜思鲁怅然道:“无论道与佛,修行者的目标境界都是一致的——成“仙”成“佛”。他

们为了得道,根本不在意先后高低。

但儒学门徒只知一味地尊崇先贤,一味地的对先贤们的言语进行各种注解。他们故

步自封,他们晓得“人皆可以为尧舜”,却不敢超越先贤。

这也就难怪两汉时儒学兴起,在佛教东传后又衰败了。等到魏晋时,玄学兴起后,

世人更是尝试将儒释道融合在一起。

若不是听了你今日一言,恐怕这天下儒学门徒们,依然沉迷在那些经义中呢~~~哎~~~

老夫心痛啊~~~心痛那七十余载的光阴啊~~~若老夫早年也能领悟此番道理”

说到这里,他没接着往下说,殷清风猜不透他是想说琅琊颜氏从此就不同了,还是

想说天下读书人将因他而受益。

颜思鲁“认怂”了,他今天的目的就达到了。若是颜氏愿意出面将他的言论散播出

去,恐怕曲阜孔氏将再难保住中国第一姓氏的名头了。

曲阜孔氏在孔子去世好多好多年后才开始兴旺的。

西汉永光元年,汉元帝封孔子十三世孙孔霸为褒成君,奉孔子祀;汉平帝元始元

年,又封孔子十六世孙孔均为褒成侯。

南朝刘宋元嘉十九年,朝廷下令免除靠近孔林五户百姓的徭役,充任孔林洒扫户,

负责打扫孔林的卫生,代代世袭。

开元二十七年,唐玄宗将孔子三十五世孙孔璲之由褒圣侯提升为文宣公。除授予孔

子家族的历代宗子世袭爵位以外,朝廷也不时封赐食邑、绢帛,免除徭役,优待孔

子后裔。

唐末,宦官乱政,藩镇复起,战乱不休,唐朝皇室自顾不暇,对孔氏家族的优待也

远不如过往,孔子四十二世嫡长孙孔光嗣因此未能承袭文宣公的爵位,只是在唐天

祐二年被任命为泗水县县令。

后世人都熟知孔子的后代被封为衍圣公。这个封号始于宋至和二年,历经宋、金、

元、明、清、民国,直至一九三五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

祀官为止。

孔氏的子弟众多,每到战乱时也不是一味的躲在曲阜等待被屠杀。魏晋之后,孔氏

裔孙多在外地做地方官或京官,相继定居住所。散居外地的以河北省为最多,称为

“河西派”,是孔氏家族的一大支派。

河西派的始祖是孔子三十一代嫡长孙之侄孔颖达。他是隋唐时期孔氏的代表人物,

在朝堂上的政治地位要远远高于他在老家的亲戚。

孔颖达本是李世民的秦王府学士,前年李世民解散天策府之后,别人都暗中跑到李

世民那里表忠心,唯独少了他和叛变的褚遂良。

现在,孔颖达在家吃米,有唐一代也没出现尊孔的意识,若颜氏这时出手,一定能

获天下读书人的拥戴。

就在殷清风瞎琢磨的时候,颜思鲁说道:“那,你是如何看待孔圣之学的呢?”

不管殷清风的读书三层境界说得有多好,他最关心的还是殷清风将如何看待儒学,

毕竟,他的先祖可是孔子的门徒。

如何看待孔圣之学?命题有些大若是后世的愤青来回答,一定把孔老二骂的体

无完肤。

孔子还活着的时候,世间还没有“儒家”或“儒学”这个说法。

注:“儒,柔也,以叠韵为训。”“儒”就是“柔”的意思,这两个字是可以

互为解释的。还说:“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并进一

步阐述说:“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

孔子及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就在于一个“仁”字。

“仁”,一是要“仁者爱人”,二是要“克己复礼为仁”。

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讲人们时常要自我克制,要注意按照周礼的规范行事,

要处处用“为仁”的方法去实现“礼”,从而达到和实现其社会和谐、人类和平,等等。

孔子及其的哲学思想,是何等的“温柔”和“美好”。正是这种“柔”“美”的思想

体系,迎合了那些封建统治者们所谓“仁政”的治国方略。于是,他们便把孔子及其

的思想称之为“儒家学说”,自然,孔子也就成了“儒”家的开山祖师。

所以,孔子之学和儒学还是有区分的。毕竟,他只留下了一本不是他亲手撰写的

,而儒学的思想典籍却包括四书五经。

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相传为孔子的嫡孙子思所作。

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的作者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被称为。则是由孔门弟子轌子贱后裔伏生传下来的。

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由孔子修订而成。

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由孔子修订而成。

这九部典籍,除了和外,剩余七部都与孔子有关,或许这就是建国后

某些人批判儒学而把帽子都扣在孔子头上的根源吧。

说儒学害人,不要找孔子,而要去找朱程理学。是朱程理学毁了儒学、毁了孔孟之

道。然后再去找朱元璋算账,是他把开科取士的儒学内容定为八股文的格式的。

若是孔孟在九泉之下知道后世还有朱程理学和八股文,他们会认同吗?恐怕他们一

定会撸起袖子上去抽巴掌了。

颜思鲁问的是孔子之学,那就单指里面的内容。

殷清风回道:“孔圣广收门徒,便是在追求教化天下。后世的门徒一面教化天下,

一面又将这圣人之道弄的晦涩难懂,不但读书人读不明白,寻常百姓就更是难以理

解。

百姓大多是不识字的。只有将孔圣之学用最通俗最简单的言语说出来,百姓才能听

懂、才能遵从。这也是外孙与相时舅父说过的大道至简。

孔圣之道是世间通理大道,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领悟通透的,但也不必穷究每一个

字每一段话,只要牢记孔圣的本心就好。

孔圣的本心的什么?

是孝敬父母,是兄友弟恭,是崇尚礼仪,是仁者爱人

恪守这些道理,就不会做一个损人不利己或者损人利己的人;恪守这些道理,君王

就会仁爱天下,官吏就会爱民如子,百姓就会敬官吏为父母

说到孔圣之学,外孙另有一礼要献于姑翁面前。”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