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囚笼理论(1/2)
艾尔兰听到这个书名,回想起刚才在找书过程中好像看到过这个名字,不过从书名上看似乎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没有抽出来。
炼金术的应用大多记录在各个炼金师的实验手札上,所以他着重寻找的都是日志类的书籍,而这个名字一听就像是纯粹的理论,被他忽视掉也是有足够原因的。
碎碎仿佛看透了他此时的想法,轻摇着头:“不是所有的炼金术方法都只有日志上才会记载。相信我,在这本书上你可以找到你想要的寻找的东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本书在那个位置。”
碎碎准确地报出一个具体位置,精确到哪一个书架的哪一列第几个,艾尔兰去找的时候果然在她说的位置找到了这本刚才被他忽视掉的书。
翻开这本书,果然是成篇的理论,根本没有任何实验的踪影。
“前面的章节不用看了,直接翻到第九章吧。”
艾尔兰依言翻到第九章节,硕大的章节名出现在书本的最上方。
「囚禁在对抗中的能量」
“这是!”他眼中充满着欣喜。
“看下去。”碎碎平静地说道。
在第九章中,作者阐述了一个只存在于理论上的大胆想法。
在古代炼金术中,有一对炼金产物处处充斥着矛盾。
从灰烬中提取出的固化物质「藏」。
以及从深水中凝结的神秘产物「源」。
两种物质从完成度上都是相当纯粹珍贵的炼金产物,象征着各自领域最高水准的表现,但这两种物质又是巧合般的处于绝对冲突状态,当两种物质相遇,会迸发出剧烈的对抗效果。
远远比生石灰与水所能产生的反应更加剧烈,前者只是生成足够强烈的热,而「藏」和「源」的碰撞,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会发生爆炸。
在古代炼金术中,许多盛极一时的炼金大师,都因为尝试着进行融合「藏」和「源」的实验,整个实验室,包括他们自己和各自的助手,直接被两者对抗产生的爆炸化成空气中的灰烬。
两者之间的融合实验是古代炼金术上的绝对禁忌,已经有无数炼金大师为证明这一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没有人再敢去触碰这个领域。
《炼金矩阵·囚笼章》的作者,却大胆地将这个被视为禁忌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了,并用一连串的炼金方程式作为此方法可行的佐证。
虽然只是在纸面上比比,在当时也算是有足够的勇气了。
书中介绍,「藏」和「源」在融合过程中的对抗蕴含着相当巨大的能量,之所以会发生爆炸,在于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没有找到,经过他多次计算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行的平衡点。
「源」是一种细棍状的物质,而「藏」则是球状形态。
古代炼金术中相信,最稳定的结构是金字塔型和水晶型,因此作者提出用拾根「源」搭建一个类水晶结构的「囚笼」,将「藏」分离成均匀的两份,取其中之一置于囚笼中,两者所散发的斥力由于水晶结构会处于稳定状态,完成物质的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具有极强能量的稳定态物质。
这就是本书的核心,囚笼理论。
看上去书中提到的能源物质非常吻合艾尔兰的需求,不过他依旧有所顾虑:“这个理论有可行性吗?有人尝试过按照书中的方法进行过试融合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