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团圆年(2/2)
军阀连年混战,国内很多军阀都有自己的后勤保障体系,曾经的东北军,如今的晋军、桂军和川军刘湘所部,都有自己成套的枪支弹药生产线,阎锡山的晋造名扬华北,甚至还能自己生产山炮和野炮。相比之下韩复渠的后勤算是比较差的,但制造子弹也不需要什么太复杂的技术。
陆文青心中一喜,但陆文远却是心中长叹口气。
虽然他对国民政府的政策也不是完全认同,但国民政府毕竟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是将来领导对日战争的中坚力量,这也是他加中央军的原因,而像韩复渠这种割据地方,私通外国,不服从中央政府的地方军阀,一直是陆文远最厌恶的一类人,他认为中国要想改变目前国家动乱、民生凋敝的现状,就必须彻底消灭所有的军阀才行,现在听到韩复渠实力又有所增强,陆文远自然不会有什么好心情。
“如果半年时间战争没有爆发,那后续的枪支弹药合同怎么办?”
陆文远陷入沉默,陆守荣却没有,略一沉吟,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他觉得自己儿子这次合同签的有些鲁莽了,如果半年后战争没有爆发,且不说买下来这五六千支枪需要多少钱,光是这批枪就足够给陆家遭来杀身之祸。
毕竟一个齐装满员的丙种师也不过五千多支长枪,这么大的一个诱惑,别说韩复渠忍不住,就算一向以谦厚著称的孙桐萱也能看红了眼。
这个问题又是让陆文青愣住了,抗战爆发的时间他再清楚不过,但他却没办法向自己老爹解释。
陆守荣问完之后,陆文远也抬起头看向了陆文青,他也想知道陆文青能这么笃定战争爆发时间的原因。
沉吟片刻,陆文青缓缓开口。
“这点是我太着急了,太想把这些事情在年前定下来。”
陆文青一开口就让陆文远有些失望,他没有解释原因,而是干净利落的承认错误,不过这也让陆文远放下了心中的困惑,他之前一直纳闷陆文青怎么把时间预测的这么精确,现在看来也只是推测而已。
抬头看了一眼父兄二人沉思的表情,陆文青继续开口:“至于到时候怎么办。。如果六个月后战争没爆发,我打算先把第二批枪买下来再说,到时候战争即使没爆发,也差不多迫在眉睫,省府不一定能够顾得上我们这里”
这个对策不够好,是一个被动拖时间的办法,陆守荣有些不满意,但一时间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只能点点头暂时先表示同意。
“如果实在没办法了,可以打中央军的旗号,把队伍拉到河南去。”
陆文远有些犹豫的开口道。
中央军队收编地方部队一项很有兴趣,陆文青连枪带人投靠,南京方面肯定乐意接受,但以后部队还归不归陆文青指挥就说不定了。
陆文青沉默着点了点头,他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想办法联系共产党的组织,这样既能迅速成军,也不怕和韩复渠翻脸,但他没敢在这里说,毕竟大哥陆文远现在是国民政府嫡系的中央军,他不太清楚自己大哥目前的政治态度。
说完这件事情,陆文青和陆文远见父亲还是有些忧虑,都有默契的没有继续往时局和家事上面聊,而是聊起了幼时的一些顽皮事情,把陆守荣从忧虑的心情之中带了出来。
三人聊了一阵后,陆守荣见陆文青咳嗽了几声,身子还是有些虚,边让陆文远领着他回屋去休息。含着笑意看兄弟二人一脸兴奋的携手离开之后,陆守荣靠在椅背上,神情有些黯淡。
这大概是他能过的最后一个团圆年了吧。
陆守荣长叹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