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2/2)
这显然没有什么说服力。
这四百余文官固然有一部分是在前朝中的举人进士,可大部分都是跟随太祖东征西讨、平定天下一路追随而来的忠臣。
大学士王衍之是这四百文官里官职最大的文人,也是当年天下文人的领袖。
王衍之出身贫寒,身有傲骨,并未参加过前朝科举,自然也不是前朝余孽。
事实上王大人跟随太祖皇帝三十余年,是大月国的奠基人之一,但王大人死于这场诛杀。
此事寒了天下文人的心,在后来的五年内,天下的文人们在一年一度的科举时罢考,直接导致了大月国在太祖十五年前的几年以内竟无文官可用,一应文书处理事宜,只能交由宦官处理。
天下文人皆称太祖皇帝为穷兵黩武、荒淫无道、暴虐民众、过河拆桥的亡国之君。
最后一件事是在太祖九年的除夕这一日,天降陨石,砸死了无数的民众和建筑,据史料记载,这一天,全国各处全都出现了天降陨石的天灾,各州郡的郡城都被陨石袭击,全国损坏房舍五万余,死亡人数十万计。当然,京都作为全国最大的都市,受灾最重,待年后清理,京都被毁房舍就有万余,死于石雨五万余人,甚至连京都那恢弘大气的城墙也被陨石雨砸的七零八落,仿佛刚被一支军队强攻之后般残垣断壁、荒凉不堪。
但这些都不是史官的重点,史料重点记载了在这场陨石雨中,皇城被砸塌了这件事。
一颗形如半月般的巨石轰击在金碧辉煌的皇城之上,压塌了十余座宫殿,压死了宫女妇孺、宦官等计一千三百四十五人。
最关键的是当天太祖皇帝在凤梧宫接见北方来的贵客。
而凤梧宫被陨石砸得陷入地下不知几许,根本没了宫殿的模样,只留下一座巨大的石山露在地面。
后来的史官们高度统一地认为:这是上天对朝廷滥杀文官的无情惩罚,更是对无道暴君的诛杀。
但大月国没有因为杀害这四百多个文官而亡国、也没有因为一月大雪亡国、更没有因为太子殿下的死而亡国。
因为太祖皇帝没有死。
只要太祖皇帝不死,任你下多久的雪、下多少的石头雨、死了多少人,大月朝都不会亡。
因为太祖皇帝是当今天下最强大的男人,他用了三十余年统一天下,结束了二百余年的混乱,他手下有着天下最强的武力,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后来的历史也证实,即便是天罚,也没有动摇大月国的根基,不过数年,大月便恢复的当初的繁荣景象。
民间有传说,太祖皇帝,是逆天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