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地产那些事(2/2)
没错啊,学区房火爆,罪魁祸首从来都不是地产商。
从刑事责任角度来看,地产商只是要负次要责任,负主要责任的,还是教委啊。
买学区房,为了什么?还不是让孩子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
孩子为什么不能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是成绩不好?不,是名额稀少。
名额为什么稀少?那是因为,被赵家人占去了啊。
你不姓赵,你孩子还想上重点学校?
想到这里,作为黑心地产商的一员,朱凯不知为何,心里好受了许多。
后世某个砖家不是说过嘛,与交纳赞助费择校相比,通过购买学区房择校是一种进步,体现出一定的合理性。
因为,它避免了交纳赞助费,所带来的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用市场化手段,让择校规则变得简单和透明。
看看,砖家说得多好!当时这砖家言论下面,还有无数人点赞呢。
不过就朱凯看来,还是扯蛋。
把择校变成择房,仍然是一种变相的不公平。
家里经济条件好些的孩子就近进好学校,条件不好的孩子只能靠边站。
显然,这与政府当初推行就近入学政策的目的,还是背道而驰。
明里买房和暗里交择校费,在结果上没有多大的区别。
就这样,还一大堆人咒骂地产商,说原来择校费是学校收,现在变成地产商收了。
但作为地产商,朱凯才知道,学区房这么贵,还真不能骂地产商。
就跟做生意一样,房价这么贵,买的人少了,对地产商也没什么好处。
别说房价越高地产商越赚的传闻,君不见某个号称最贵的别墅区,那地价能吓死你。
但有什么用,卖了一半,眼见回不了本,开发商还不是直接破产了。
学区房贵不贵,地产商只能说在成本和税收的基础上,再赚上一笔。
而成本和税收,永远是地产商绕不过去的坎。
地价3000,税收加成本,2200左右,才是合理的。
所以,这样看来,房地产还真不算暴利行业。
那为什么还是出了那么多富豪呢?
这是因为,你如果姓赵,那税收和成本能有几个钱?
如果你在赵家内部,关系比较硬,再加上赵家家主喜欢你,那么,出一个首富也没什么吧?
比如北方某个地产公司,那几年没开发几个楼盘,但财富那是吹气球一样膨胀。
没过几年,不就变首富了嘛。
你不姓赵,开发一个楼盘,一平方赚个500块,一个楼盘赚两亿,是不是很厉害?
赵族之人,同样开发一个楼盘,低价拿地,十年免税。
同样的价格,人家一平方赚5000,是你十倍,这个怎么看?
自从进了这个圈子,朱凯才知道,这那是一潭深水,是亚里马纳海沟啊!
光会游泳有屁用,照样淹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