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制定计划(2/2)
舰长记录系统v1.23.1
未命名记录>
近期生存目标:
1、依靠飞船零件及残余系统建立基地,维持基本生存和生产
2、开采本星球矿物,为未来生产飞船或通信系统做准备
长期目标:
1、学习技术,依靠一人之力建设星球
2、研究自动技术,代替人工,提高生产力
3、探索本星系,寻找建造超空间引擎的矿物
4、摸索量子通信技术,争取造出量子通信仪
终极目标:
回到文明世界!
未命名记录>保存未来计划
未来计划>记录未来计划已保存
----------------------------------
当时的我充满希望,可现实很快给我上了一课。我们在文明世界中感觉到微不足道的事情,在这里却是难上加难。帝国也给每一位公民普及了基本的科学和工程知识,我们也可以自由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但对于一个在无人星球上白手起家的探险者来说,这些知识还是太渺小了。
我很庆幸舰长室的计算机中有一套《太空工程师》游戏软件,这是我装在船上打发时间用的。游戏中你扮演一位工程师,从一个小平台开始慢慢发展,逐渐建造出大型的空间站和飞船,最终建设星球和星系的基础设施,研究各种各样有趣的技术。这是帝国工程技术科普课的教材之一,游戏很真实,技术也很实用,更重要的是游戏很有趣。
当我在舰长室的计算机中找到这个游戏,顿觉现实讽刺,这游戏的背景明显是为了营造环境强行加上去的,而我现在却在一个无人星球上当上了真正的《太空工程师》。
在游戏中补了课,我慢慢感觉到事情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从最基础的基地建材来说,我需要大量的三钛合金标准板材,业界简称“6号板“。在帝国范围内任何一个星系,我都可以花一顿早餐的钱轻松买到量产这种板材的生产线,因为它实在是太通用了,每一种帝国的生产线都会以生产这种板材为基本功能。
但是在这个破星球上,我没有生产线。携带生产线的仓库估计已经变成了废铁,也许以后我能搞一些生产线的零件回来。现在我只能用维生系统中用于生产食物的自动系统和生存工具包中的工具拼凑出一条板材生产线。那么问题来了,帝国普及的基本工程技术中,最深入的技术也就是使用生产线,并没有人教过我如何做一条生产线出来。
感谢帝国智慧的工程师们,工具和自动系统中都有微型的计算机可以用,它们有统一的接口,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很方便。但是要让自动系统动起来,我需要告诉它该怎么动,如何处理各种情况。工程师们管这个叫“程序”,最基本的自动系统需要人工编写程序来告诉机器如何运作,而高级一点的机器则可以通过工程师写的人工智能程序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甚至自行编写和修改程序。
可我不会编程!!
当医生的时候很多工程师患者跟我吹牛会透露一些信息,编程很简单,也很有趣,但需要经常动手实践去学习,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我连一个零件都没造出来,就要先研究点技术才能继续了。
看来我还是太年轻了,但是在那种情况下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反正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还是硬着头皮学一下吧,就从生产6号板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