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机器人军团,出发(2/2)
格斗机器人数据:
身高5米,体重12吨,动力系统-核裂变发动机,智能程度-初级,身躯表面百分之九十覆盖装甲,制式武器-合金巨剑,便携式防空导弹,内置格斗程序,特殊兵种,擅长近身格斗,有一定协同作战能力。
战斗机器人数据:
身高3米,体重1.5吨,动力系统-大功率电机,智能程度-初级,重要部位装甲,制式武器-六管转轮机炮,携带弹药-500发,辅助武器-便携式防空导弹,主力兵种,擅长大军团作战,有一定近身格斗能力。
工兵机器人数据:
身高2米,体重400千克,动力系统-大功率电机,智能程度-初级,无装甲,身形灵活,武器-大口径火炮、导弹、电磁轨道炮,擅长操控机载武器,主要作用-火力支援和后勤补给。
……
绿星是一颗直径一万五千公里的岩石行星,有着丰富的矿物储藏,其地表气候环境,与地球的相似度超过百分之九十九,陆地面积仅占据了百分之十五,剩下的星球表面被海洋所覆盖。
整颗星球,陆地版块的分布非常分散,漂浮在海水中的陆地和岛屿足有上万个。
这些大大小小的岛屿中,有两块大陆的面积远远超过其它版块,而且,它们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中间仅有一条几百公里宽的海峡相隔断。面积稍大一些的大陆,地形平坦,以低矮的丘陵和和广阔的平原为主,而稍小的大陆版块,地形地貌复杂多变,丛林密布峭壁横生,蛛网般河道支流分布在大陆的每一个区域。
而这些大陆版块和岛屿上,同时生活着许多类似于远古恐龙的生物,生态结构与地球的白恶纪大致相当。
……
清晨,当恒星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大地时,茂密的丛林中,出现一条二十多米宽的泥石大道,弯弯曲曲的通向远方。
金阳带领机器人军团,在新开辟出来的道路上快速行军。
数十万战斗机器人,加上各种重武器和补给车辆,排成几十公里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尽头。无数双金属大脚踩在泥淋的地面上,让周围的山体和植被隐隐颤抖,如同发生小型地震似的,周围密林中的食肉恐龙的食草动物,一个个都惊恐不安,纷纷向远处逃离。
位于中军的金阳,把一号机甲的控制权,暂时交给内置的智能计算机控制着前进,然后在座椅上,默默思考着这次兵力投送计划,是否有漏洞。
“按照预定计划,机器人军团需要经过三百多公里的丛林,然后在江边乘坐运输潜艇,绕过两块大陆之间的海峡,转到另一块大陆的背后,通过内陆河流,在最靠近摩尔星人基地的位置悄悄登陆,最后再通过四百公里的陆地平原,才能进入攻击位置。”
“如果一切顺利,把机器人军团投送到最后目的地,大概需要四十天的时间。”
“四十天的时间有点长了,若是中途被摩尔星人的巡逻飞艇发现,麻烦就大了,看来必须小心点儿”。
金阳在心中想到。
作为这支机器人军团的创建者和指挥官,对于机器人军队的优势和弱点,非常清楚。
机器人虽然有智能程序控制,但智能程度并不高,只达到初级,逻辑思维仅当于人类十来岁孩童的水平,其战术的灵活上,与人类的正规军是没有办法相比的。只有排成方阵,才能发挥机器人军团的火力优势,若是以松散的队列面对摩尔星人,绝对是找死。
所以,如何保证路上不发生意外,是他目前需要考虑的。
数十万机器人的投送,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还需要保持隐蔽性,不被摩尔星人发现,这就更困难了。
对于到地下广场到江边这段距离,金阳并不是太担心。
本来,这块小一点的大陆就是金阳的势力范围(虽然只是暗地里的),对大陆各区域的地形非常清楚。加上,在出发前,金阳已经派出两万个侦察机器人,在周边巡视警戒,摩尔星人时常经过的地段,更是被列为监控重点,可以说,这块大陆上有任何情况,他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同时,运兵潜艇在海底航行,安全上也没有什么问题,摩尔星人的探测技术并不强,陆地上还稍好一些,而针对水下的侦测,就比较落后了,甚至比不上地球上的诸多强国,被发现的概率很低。
金阳比较在意的是,在对面的大陆上岸后,应该怎么避免被对方发现,两百公里是一个不短的距离,若是以四十公里的时速,需要好几个小时,而那里又是对方的老巢,他可不相信对方会没有丝毫防备,能够发展到星际文明,没有谁是傻瓜。
“真是头疼啊,怎么才能悄悄进入最佳攻击距离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