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期待(2/2)
收到战报,刘启紧急调动军队支援雁门郡。匈奴人在雁门关内抢掠一番,主动撤退。
“天杀的匈奴狼!”刘启心情沉重。“在我手上解决不了匈奴问题了,只能留给后人。”
让刘启感到欣慰的是,皇太子刘彻聪明好学,进步很快。太子太傅卫绾多次在刘启面前称赞皇太子的德业日新月异。
这年,京城发生一件奇案。
有个人叫防年,他的继母杀了他的父亲,防年为了报父仇就杀了继母。案情并不复杂,防年杀了继母,属于家庭亲属内部的以卑弑尊,应当按照大逆罪处决。但是,防年杀继母的动机是为了报父仇,体现出孝道。而在大汉,孝道是非常受推崇的。
因此,按照“春秋决狱”的精神,应当对防年从轻处理。所谓春秋决狱,本其事而原其志,用儒家大义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但是,如果从轻的理由不够充分,又会导致“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受到破坏。
如何协调“子弑继母”与“子报父仇”之间的伦理矛盾?
司法部门难以做出决断,案子最终上报到刘启这儿。刘启也犯了难,一时无法判断。
恰巧,皇太子刘彻来问候父亲。
刘启有心考考儿子,便把案情说给刘彻听,末了,询问道:“你怎么看?”
刘彻已是十四岁的翩翩少年,眉目舒朗,顾盼烨然。年前,刚与表姐阿娇完婚。
略一思索,刘彻朗朗答道:“继母等同生母,又和亲生母亲不同。是因为继母和父亲的婚姻关系,而形成母子关系。这个案子里,继母杀了父亲,在她下手之时,她和防年就已经恩断义绝了。因此,应当定成普通杀人罪,而不应该按照大逆罪论处。”
“说的非常好!”听了儿子的话,刘启舒展开眉头,捬掌赞道:“廷尉府的人琢磨了多少天,也没想得出来。你几句话就理清楚了。”
“父皇谬赞了。”刘彻做谦虚状。
“哈哈!”刘启更加高兴,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