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隋朝第17条好汉——双鞭大将尉迟恭的生死(1)】(1/2)
第19章【隋朝第17条好汉——双鞭大将尉迟恭的生死(1)】
隋朝第十七条好汉:双鞭大将尉迟恭。
兵器:雌雄双鞭,一条81斤。为救义子薛仁贵撞死在皇宫外。
尉迟恭,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恭年少时以打铁为业,隋炀帝大业末,尉迟恭从军于高阳,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大业十三年,刘武周起兵,收尉迟恭为偏将,与宋金刚南侵,陷晋、浍二州。武德三年,李世民征讨刘武周,尉迟恭与寻相举城投降。
李世民大悦,赐以曲宴,引为右一府统军。
……
……
资料——
玄武门之变,尉迟恭助李世民夺取帝位,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
尉迟敬德被封为吴国公。拜为右武侯大将军,食实封一千三百户。
尉迟恭性情憨直,颇以功自负,与朝廷宰相不和,后出为襄州都督,迁同州刺史。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分封功臣官爵,可以世袭刺史。册拜尉迟敬德为宣州刺史,改封为鄂国公。
后历任鄜州都督、夏州都督。贞观十七年二月,尉迟恭请求回家养老。
二十五日,朝廷任命尉迟恭为开府仪同三司,五天一上朝。
显庆三年,尉迟恭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唐高宗李治为此废朝三日,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都去参加吊唁。
同时册赠尉迟恭为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赐东园秘器。
尉迟恭作为唐初大将,自归附李世民后,凭借高超的武艺,多次冒险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立下不世之功。
……
……
尤其在玄武门事变中,不但杀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之命,还请高祖下令,令诸军皆属李世民指挥,内外遂定,可谓力挽狂澜。
尉迟恭同时还有远见的卓识,如玄武门事变后,对太子的党羽主张释而不杀,这一举措迅速缓和了内部矛盾,同时还为李世民保留了魏征那样的大批栋梁之材。
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尉迟恭,也就没有李世民,也就没有后来的大唐盛世。在性格上,尉迟恭纯朴忠厚,自归李世民之后,从无二心,为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在拒绝娶公主一事上,更显示出高贵的品质。
正因如此,后人才将他做为门神,画图流传至今。
虽说居功自负是尉迟恭的不足之处,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了他的的纯朴,做事毫无心机。
……
……
资料:归唐
隋朝大业末年,尉迟敬德在高阳从军,时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淫,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尉迟敬德多次随军出征,以武勇称著,被授朝散大夫之职。
三月,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
……
尉迟恭降唐:
起兵反隋,并遣使归附突厥。三月,刘武周称帝,建元天兴,成为隋北方地区最大的割据势力。
刘武周闻知尉迟敬德作战勇猛,便将其网罗到自己麾下,担任偏将。
太原起兵的唐国公李渊建唐后,部将宋金刚建议刘武周“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
刘武周遂于武德二年三月,在突厥支持下举兵南下,尉迟敬德也在其中。
九月,刘武周占领太原。尉迟敬德随宋金刚继续南下,攻克晋州。
十月,又攻占浍州。此时x县人吕崇茂起兵响应刘武周,击败唐右仆射裴寂。
唐高祖李渊诏令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诗郎唐俭等率兵讨伐吕崇茂。双方对峙于x县是月,秦王李世民奉命统关中兵进攻刘武周。
十一月,自龙门关乘坚冰过黄河,屯兵柏壁,与宋金刚军对峙,并同固守绛州的要塞,形成犄角之势,进逼宋金刚军。
十二月,吕崇茂向宋金刚求援,宋金刚即遣尉迟敬德和寻相率兵潜往x县接应吕崇茂。尉迟敬德与吕崇茂里应外合,进行夹击,大败敌军,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及行军总管刘世让全部被尉迟敬德俘获。
唐高祖李渊为救回被俘诸将,便免去其罪,派人招降了吕崇茂,拜夏州刺史。
同时还让吕崇茂暗中除掉尉迟敬德,尉迟敬德闻讯后,将吕崇茂杀死。
……
……
尉迟敬德还军浍州。李世民闻讯后,即派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在美良川截击尉迟敬德军,尉迟敬德毫无准备,被打败后,总被斩首军士2000余首级,大败而归。
……
……
不久,尉迟敬德、秘密率精骑前往蒲坂,救援王行本。
李世民又亲自率步骑3000连夜从小路赶到安邑,截击尉迟敬德、寻相军,尉迟敬德这次败的更惨,除自己与寻相只身脱逃,其众全部被唐军所俘。唐将独孤怀恩也乘机逃走。
……
……
当时独孤怀恩本欲反唐自立,在狱中曾将此事告诉了唐俭,独孤怀恩逃回后,又奉命攻蒲坂。
唐俭闻讯后,恐独孤怀恩反唐,便说服了尉迟敬德允许他派人给李渊报信。
李渊遂将独孤怀恩诛杀。
由此可看出尉迟敬德当时已有归唐之心。
武德三年四月,与唐军相持约5个月的宋金刚军终因粮秣断绝,被迫以寻相部为后卫,向北撤退。
李世民即率军跟踪追击,大败宋金刚军。
宋金刚率余部2万精兵退至介休,出西门而战,宋金刚惨败而逃。
刘武周放弃并州与宋金刚逃往突厥,后为突厥所杀。
尉迟敬德则收拢残兵,坚守介休。李世民知其武勇出众,便派任城王李道宗和宇文士及进城劝降。尉迟敬德遂与寻相以献介休、永安二城降唐。
李世民见尉迟敬德来降,非常高兴,任命尉迟敬德为右一府统军,让他继续统领旧部8000人,与诸营相参。
李世民的过分信任引起众将的不满,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屈突通怕尉迟敬德会反复,多次向李世民提起此事,均被李世民拒绝。
七月,秦王李世民奉命率军东征隋洛阳守将王世充(。
九月,寻相和刘武周的一些旧将相断叛变逃走,唐朝诸将对尉迟敬德也怀疑起来,认为尉迟敬德必叛,就把其关押在军中。
……
……
二十一日,行台左仆射屈突通与尚书殷开山向李世民进言道:“敬德初归国家,情志未附。此人勇健非常,絷之又久,既被猜贰,怨望必生。留之恐贻后悔,请即杀之。”
李世民却说:“寡人所见,有异于此。敬德若怀翻背之计,岂在寻相之后耶?”
李世民当即释放尉迟敬德,引入内室,赐以金宝,并说:“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寡人终不听谗言以害忠良,公宜体之。必应欲去,今以此物相资,表一时共事之情也。”
……
李世民这番话,使尉迟恭内心十分激动,从此终生对李世民效力,成为君臣关系的楷模。
……
……
力救李世民:
当天,李世民率500骑兵巡视战场,至魏宣武帝陵时,被突然而至的王世充所率万余步骑兵包围。
王世充骁将单雄信挺槊直逼李世民,在此危急时刻,尉迟敬德及时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落马,救了李世民,王世充军见状稍退,尉迟敬德趁机护卫李世民杀出重围。
随后尉迟敬德再率骑兵突入王世充军中,奋勇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后屈突通率大队人马赶到,大败王世充军,尉迟敬德活捉其冠军大将——陈智略。
共斩首1000余级,俘虏6000,王世充只身逃脱。
战后,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比众人证公必叛,天诱我意,独保明之,福善有征,何相报之速也!”
特赐金银一箧。
自此,君臣关系愈加密切。
尉迟敬德精通武艺,尤其有一个绝招:善于“解避槊”,即夺取敌槊反刺对方。
每次单骑冲入敌阵,敌人持槊攒刺,都不但不能伤到尉迟敬德,而尉迟敬德常常夺取敌人之槊还刺敌军。
所以当天救李世民出入重围,并没有受伤。
影视作品《贞观之治》的尉迟恭——当时齐王李元吉也善于使马槊,听说尉迟敬德的本领后,很不以为然,要求与尉迟敬德比武。比武前,李元吉命令部下将槊刃去掉,以竿相刺。尉迟敬德说:“纵使加刃,终不能伤。请勿除之,敬德槊谨当却刃。”
……
……
两人交手后,李元吉多次以槊刃刺向尉迟敬德,都未能刺中。在一旁观战的李世民:“夺槊、避槊,何者难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