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隋朝第13条好汉(韩擒虎)攻陷陈国——捉美女】(1/2)
第14章【隋朝第13条好汉(韩擒虎)攻陷陈国——捉美女】
隋朝第13条好汉——平南王韩擒虎:
平南王韩擒虎:攻打南阳关时能抵挡伍云召十个回合(伍云召让了两刀),而尚师徒也只能抵挡伍云召九个回合。
韩擒虎(公元538-592年)是隋朝的著名战将,出生于将门,文才武略无所不具,勇武能敌百人,用兵出神入化,北周时历任都督、刺史等职。
隋朝建立后,为消灭割据南方的陈朝,统一天下。大隋朝廷选拔有才能的将领负责对江南用兵,韩擒虎因此被封为庐州总管。
韩擒虎赴任之后,立刻着手精心准备。
西元589年的正月初一,浓雾封锁大江。韩擒虎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渡江机会,便与广陵的大将贺若弼相约,同时渡江灭陈。
韩擒虎大胆出奇兵,仅率领五百名精锐士卒,悄然渡过大江,势如破竹,一路直逼建康城下。
……
最后在陈朝降将的帮助下,韩擒虎顺利攻入陈朝皇宫,活捉陈后主和几个国色天香的美女,顺利灭陈,终结了南朝。
(资料):
南朝皇帝——
陈叔宝(553—604),字元秀,小字黄奴,南朝最后一个皇帝(582—589年在位)。他是陈宣帝的长子。
太建元年(569),宣帝登基,立陈叔宝为皇太子。太建十四年(582),宣帝卒,始兴王陈叔陵想要夺取皇位,但未能成功。
陈叔宝继位,次年改元至德。陈叔宝在位期间,不顾民力,大造宫室。
他一上台,就建造了临春、结绮、望仙——三座豪华的楼阁,门窗都是沉香与檀香木,而且到处用金玉珠翠装饰。当时,赋税繁重,百姓“各不聊生,无能自保”。
陈叔宝生活奢侈荒淫,终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艳词,完全不理朝政。
南朝前期,有户九十万六千八百七十一,人口四百六十八万五千五百一(刘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
陈亡时,南朝仅有户五十万,人口二百万。
589年,隋军大举南下,韩擒虎从采石渡江,贺若弼从广陵渡江。两路大军进逼建康,城破,陈叔宝与宠姬张丽华、孔贵人藏身井中,被隋军俘获,南陈灭亡。
陈叔宝被安置在洛阳,隋文帝仁寿四年(604)病死。后人称他为陈后主,谥曰炀(据《史记正义》:去礼远众曰炀),葬于洛阳邙山。
……
那,美女张丽华呢?
唉!
美女张丽花她、她被可恶的隋军元帅高颎杀了,真是可惜……
(资料):
张丽华是陈叔宝的妃子,张丽华,本为贫家之女,父兄以织席为业。后主为太子时,被选入宫,拨为东宫侍婢。
当时后主的龚、孔二妃,花容月貌,皆称绝色,并承宠爱,而孔妃更盛一筹。后主曾对孔妃说:“古称王昭君、西施长得美丽,以我来看,爱妃你比她们美。”
张丽华入宫,年仅十岁,为孔妃的侍女。有一天,被后主偶然遇见,后主大惊,端视良久,对孔妃说:“此国色也。卿何藏此佳丽,而不令我见?”孔妃说:“妾谓殿下此时见之,犹嫌其早。”后主问何故,她说:“她年纪尚幼,恐幼苗嫩蕊,不足以受殿下采折。”
后主微笑,心里虽很怜爱,只是因为她年小幼弱,不忍强与交欢。因此做小词,以金花笺书写后送给张丽华。
……
丽华年虽幼小,但天性聪明,吹弹歌舞,一见便会,诗词歌赋,过目即晓。
……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出落得轻盈婀娜,进止闲雅,姿容艳丽。每一回眸,光彩照映左右。
后主虽未曾临幸,却常把她抱置膝上,抚摩、‘亲热’她的身体。
此时张丽华芳心已动,云情雨意,盈盈欲露,情真意切,引得后主欲发动情。
叔宝留着口水,随即、欲染指淫狎,张丽华(小妮子)很晓得推三阻四、半推半就,惹得这位陈叔宝神魄颠倒。
……
这天夜里,风景融和,明亮的月光如水一般,借着酒意,后主硬挽张丽华同寝……
一阵拉拉扯扯、推三阻四后……
……
张丽华初承雨露,娇啼宛转,不胜羞涩。
二人轻裘缓带、缓缓进行……
从此后,两情相遇,伯仲之间,如胶似漆,没限制的享受——白天黑夜……
……
……
不久宣帝崩,后主正式即位,册张丽华为贵妃。当初叔陵做逆时,后主脖颈被砍受伤,在承香殿中养病,屏去诸姬,独留张贵妃随侍。后主病愈,对张丽华更加爱幸。
自武帝开国以来,内廷陈设很简朴。后主嫌其居处简陋,不能作为藏娇之金屋,于是在临光殿的前面,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阁高数十丈,袤延数十间,穷土木之奇,极人工之巧。
窗牖墙壁栏槛,都是以沉檀木做的,以金玉珠翠装饰。门口垂着珍珠帘,里面设有宝床宝帐。古玩珍奇,器物瑰丽,皆——近古未有。
阁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植以奇树名花。每当微风吹过,香闻数十里。
后主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其中有复道连接。
他想去哪、去哪……
……
又有王、季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都以才色见幸,轮流召幸,得游其上。
张丽华曾于阁上梳妆,有时临轩独坐,有时倚栏遥望,看见的人都以为仙子临凡在渺茫的天上,令人可望不可即。
……
张丽华也确是艺貌双佳,她发长七尺,黑亮如漆,光可鉴人。
并且脸若朝霞,肤如白雪,目似秋水,眉比远山,顾盼之间光彩夺目,照映左右。
更难得的是,张丽华还很聪明,能言善辩,鉴貌辨色,记忆特好。
……
当时百官的启奏,都由宦官蔡脱儿、李善度两人初步处理后再送进来,有时连蔡、李两人都忘记了内容,张丽华却能逐条裁答,无一遗漏。
……
起初她只执掌内事,后来开始干预外政。
陈叔宝宠爱贵妃张丽华,“耽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到了国家大事也“置张贵妃于膝上共决之”的地步。
后宫家属犯法,只要向张丽华乞求,无不代为开脱。王公大臣如听从内旨,也只由张丽华一句话,即便放人。
因此江东******,不知有陈叔宝,但知有张丽华。
……
……
话说这天:
乘着浓丽的江雾,隋朝的(韩擒虎)大军顷刻之间便突破了陈朝的长江防线,陈兵望风而逃,建康成了瓮中之鳖中。
这时陈后主还在喝着美酒作诗,直到隋军兵临城下,他才得到可靠的消息说都城已被包围了。
……
……
陈后主这才急了,又蹦又跳,泪流满面。当尚书仆射袁宪向他询问最后的对策时,这位天性散漫的糊涂虫沉寂了片刻,然后胸有成竹地说:“锋刃之下,朕自有妙计。”搞得袁宪等人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
……
沙漠里的鸵鸟在危险到来的时候常把头伸进沙土里,它以为只要自己看不见敌人,敌人也肯定看不见它。
陈后主使用的就是“鸵鸟战术”。
隋军杀进皇宫之时,陈后主和张丽华、孔贵妃坐进一个大篮子里躲在华林园景阳楼畔的枯井中——这就是陈后主想躲过灭顶之灾的锦囊妙计。
……
……
枯井引起了搜捕士兵的注意,他们假装要往里面扔石头的时候,陈后主才不得不喊出声、来表示求饶。
……
……
隐隐的青山透着桃花艳红的颜色,雨水打湿了云朵。
暮春三月,一队矫健的骑兵押着一排囚车前往长安(今西安一带,当时为隋朝的都城)。囚车里有一个憔悴的白面郎君,此人正是陈后主。
当然,让这个一生痴迷花国的君主没有想到的是,他最后死于牡丹之都——洛阳,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
又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