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尔等无罪(2/2)
“殿下明察秋毫,臣感激涕零。”
洪承畴听朱慈烺如此说,心中暗自松口气,看来自己这条命算是保住了。
其他将领,听完朱慈烺的话也是松口气。
而通过这一次的大战,所有人都明白,想要消灭建奴,根本不可能一战定乾坤,想要消灭建奴必须打持久战。
所以朱慈烺提出,让所有将领率军退守山海关一线的时候,并没有人提出反对建议。
只是秦良玉有些担忧的看着朱慈烺。
“殿下,退守山海关一线还请三思,这一次跟建奴谈和,就已经给了一些人攻击您的借口,若是再退守,恐怕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您将会成为众矢之地。”
说到这里,秦良玉停顿了一下,整理下语言,还是说出心中最大的疑惑:“如今皇太极已经承诺有生之年不再侵犯我大明,殿下又何必给他们更多口实?”
朱慈烺却微微摇头:“谈判之时,你也看到了皇太极,他的气色极差,以孤判断,他的寿命恐怕也就几个月了,他死之后,建奴必然为了雪耻而大规模反攻,到时候锦州和松山这孤悬在他们口中的两座城池,根本保不住,到时候将士们只会白白牺牲。”
朱慈烺说完,秦良玉也陷入了沉默,若真是如此,撤退无疑是最佳选择。
因为短短几个月,明军的实力不可能有显著提高,要说防守住山海关一线绝对没问题,要是坚守这两座孤城,确实容易全军覆没。
最后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秦良玉道:“殿下,既然如此,末将愿意联名跟您上一道奏折,向皇上陈述利弊。”
为了避免朝堂被动,朱慈烺提前派人在京城散步辽东大捷的消息。
这样可以避免被有些人利用他们退守山海关一线做文章,说太子媾和建奴,两人达成秘密协议,才退兵的。
……
为了避免崇祯皇帝的猜疑,朱慈烺第一时间安排八百里加急,同时持有他随身携带的印信,让信使将他为何退守山海关一线的文书当面呈给崇祯皇帝。
接到奏折,信使被安排休息。
崇祯皇帝连夜召见范复粹,将奏折递给他:“爱卿,你怎么看?”
范复粹看完奏报仔细斟酌了一下道:“陛下,属老臣直言,太子如此做乃是最合时宜的方法,毕竟我军现在只有这样一只力量,若是住手松山和锦州,万一建奴背信弃义,将我军吃掉,到时候山海关一线恐怕再也难以抵挡建奴,而我军新兵尚未形成战斗力,建奴直取京师,我们将无从应对。”
范复粹分析完毕之后,崇祯皇帝点点头:“爱情所言,正是朕所想,只是明日朝堂之上,有些事情朕不宜出面。”
“陛下放心,若是有别有用心之人抨击太子,臣将誓死跟他们斗到底。”
范复粹郑重的保证,崇祯皇帝点点头,夸道:“爱卿真乃我大明第一忠良。”
只是这个时候,两人都不会想到,朝堂之上的声音,远比他们预想中的要不和谐的多。
甚至说,连朱慈烺都没有想到,满朝重臣竟然在这件事上,颠倒黑白,完全没有了读书人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