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章 初定三秦(1/2)
三秦四塞,是对陕西军事和地理优势的高度概括。秦末刘邦先于项羽攻破秦都咸阳。根据楚怀王定的规矩,谁灭秦谁王关中。但项羽背信弃义,杀掉怀王,封3个秦国降将章邯为雍王,领有今陕西中部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司马欣为塞王,领有今陕西咸阳以东地区;董翳为翟王,领有今陕西北部地区。把汉中分给刘邦,有意让3个秦降将把刘邦困死在汉中,这便是三秦的由来。
而四塞之地,则是指四关:函谷关,武关、陈仓大散关、萧关。这四座关隘控制着关中地区几个主要方向的出入通道,进可攻退可守。是古代建功立业的不二之地,历史上除非内乱,否则难有外地攻入关中。
东部关门一闭,就可安心发展,便能抵御大部的外来威胁。向西则扼守丝绸古道咽喉,只需小小的利益,便可互通贸易,虽然这条路并不如海路来的实惠,但却是危急之时的不二之选。
此时的司南正在和大家伙紧急的商议着,到底该如何处置陈树藩,以便应对有可能发生的变化。陕西的战事可以告一段落了,最终以陈树藩偷鸡不成蚀把米告终,刚刚收到的消息,杨育英派出的西、南两路队伍,辛辛苦苦赶到选定的地点时,就被四面合围的战士缴械。现在他该思考的,是如何善后。
废陈称王是不可取的,北洋的蛮不讲理和反扑,或许会让陕西再度陷入连番大战的境地,虽说出于正义,但在南北议和这个节骨眼上,无论是谁挑起事端或是得利,都必将彻底得罪另一方,甚至有可能将南北议和重新拉入战火。
司南与众人翻来覆去的商讨着,最后还是保陈占了上风,想想也确实是保为上策。八面玲珑的吕秀山在关键时刻说出了一个让众人赞叹的方案,“汉献帝!”同样是发生在关中的案例,套用到陈树藩身上恰到好处,想到了这里,司南赶紧给杨虎成和郭溪人发了电报。
“汉献帝”这招尤如行走钢丝,稍不留意便是粉身碎骨。商团原本算是陕西的第三股军事力量,现在随着陈部嫡系烟消云散,商团或多或少的将与靖**直接碰面,届时是敌是友很难说清,到底该怎么瓦解靖**,还得好好的思量。陈部嫡系虽然完蛋,但其剩余杂牌和背后的靠山北洋集团谁敢小视?
这次的仗打的混乱,你中有我、我中有他,虽说商团取胜,但并没有看到曙光,战后陕西的局势依旧扑溯迷离。
“连长,这家伙虽然是督军,但也太不长进了,竟然在自己卧室里面的厕所放着一个小书架,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我们进去一看,好家伙,一大家子全在里面!”李三奇喜滋滋的说道。
“别嬉皮笑脸的,这位好歹是督军,换别人押着,你赶紧去书房和帐房,找遗留的文书或是最近的命令之类的东西,那些可都是证据!”板着脸训斥着李三奇,但还是分配给了他最艰巨的任务。
“是!连长放心,绝对不会错过任何证据!”说着李三奇就带着憨娃和其它自己的兵,开始盘查帐房和书房的文件。
西安城内乱糟糟的枪声终于告一段落,杨虎成心里也踏实了好多,几个重要的大员都拜访完了,结果很顺利,也由不得他们不答应,陈树藩的统治终于要终结了。
最后去了郭溪人家,快到他家门口的时候,郭溪人不知道从那得来消息,早就在大门口迎接了,两人也算是老熟人了,没多少客套话,直来直去,很快郭溪人就点头称是,并笑着说道:“我就知道这小子不是省油的灯,折腾这么多事,没点野心是不可能的,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放心吧虎成兄弟,不帮他我还能帮谁?走吧,要是信的过我郭某人,就带我一起去见见我们的陈督军。”
当两人来到督军府时,先接到的是周至发来的密电,看完密电杨虎成颇有些恼怒,愤愤然的说道:“缩头缩尾,这到底打的是那门子仗?”一旁的郭溪人看完电报默声不语,站在门厅内,看着园中的一棵正抽枝发芽的石榴树思考着。
石榴树上的枝条被修剪的蜿蜒回转、尤如盘根错节,虽朝气颇盛却多少看着有些怪异,想到同样的石榴树,却在自家院中自在生长,郭溪人从心底发出一阵感叹:“年级虽轻、但行事老辣,这也是现在能做的最好选择了。”
陈树藩正耷拉着脑袋被看押在侧厅,李三奇的效率很高,很快就在帐房找到了批条的存底,存档上还有陈树藩的签字。这下可好了,蓄意勾结土匪、驱狼吞虎谋夺商人财产的证据无可辩驳,陈树藩这次是彻底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