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章 农业序幕(1/2)
陈嘉庚的话,像警钟一样敲击着众人的心肺,奔腾的骆峪河此刻也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欢快、热烈、幸福的虎啸着从山口泄出,开始变的轻缓,吹着愉悦的口哨流向东北方,然后拐个弯向东流去。
只有握紧枪杆子,才能保住命根子!这是乱世中存身的不二之选,想要有如臂指使的枪杆子,就必须有民心,而得民心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老百姓吃上饱饭,慢慢的手有余钱,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自内心的拥护和保护自己的家园。
是啊!自己着相了,只想着展工业、机器,但这些产业带来的好处有多少是老百姓能马上看的见的?不能说他们愚昧,自己想要得到老百姓的心,就必先抓住他们的胃。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就这样干,先建水库和电站,然后开铁厂,生产大量的改进农具,想法设法兴修小水利,保住老百姓的肚子,在开始着手展工业。
“张叔、李叔!陈伯说的对,是我们之前错了,老百姓才是根本,没了老百姓,我们啥都干不成,修!这个水库今年就修,马上就动工。”
“好我们修,房子盖完就开始修。”张炳玉和李仪祉等人一片附和声,一行人互相看了看,站在河边的大石上开心的笑着。
晚上就住在了周至县城的一家客栈,张炳玉听了司南的意思,叮嘱李仪祉等人,不要怕花钱,现有的工匠工资提2成,让大家加紧干,盖完房子和基地的仓库就着手准备修水库。陈嘉庚夜里连着拟了好几封电报,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县里的电报局。
早上大家坐着马车,特意绕了点路,去看了看盖好的几座木质洋楼,德式风格的洋楼成连体式,两座已经建好,进去看了看,墙壁和地板很厚,屋里的隔间用料稍微薄些,进门就是一个1o平方左右的客厅,周围分别是小厨房和浴洗室还有一个隔断式的书房,这个书房是根据司南的意思设计的。
楼上是4间卧室,两南两北,内在的风格吸收了德式和后世单元房的特点,空间的利用率更高,除了还没有刷油漆和安装必要的设施之外,这样的房子已经非常完美了。
陈嘉庚在屋里转来转去,摸摸这里,看看那里,嘴里说道:“这房子真不错,我都想来这里住了,等明年农械学堂开学,我一定来,到时你们得给我准备这么一套,不过不用这么大,小点就行。”
“唉,要是全中国的老百姓都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该多好!”说完这句话,陈嘉庚无奈的叹了口气。
从工地出来,辞别李仪祉等人,大家坐着马车返回西安城。时值盛夏,火辣的太阳照在路两边的玉米田上,田里一尺多高的玉米苗蔫了似的搭拉着脑袋,为数不多的绿叶像抽去筋骨般的下垂着,几个农夫用扁担和独轮车推挑着粪肥被马车过,看样子是要去给田里增肥。
一股农家粪肥的味道充斥着大家的鼻孔,这味道司南一辈子也忘不了,自从上了大学后,农村的生活改变越来越大,司南再也无法找回孩时每每放学回到村里,那满村的农家粪肥味道,那味道并不臭,略带点刺鼻和霉味,对他来上讲,那是值得用这一生去回忆的。
这几个推挑粪肥的农夫又让他想到了自己的家,想到了自己真正的童年,想到了父母和村里人,每到农忙和播种前沤肥的场景。
“土化肥!”这个字眼像闪电一样断开了司南的冥想,自己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东西都忘记了,虽然已经拜托拉契尔和王文和去采购肥料厂子的设备和技术,但那个小厂根本无法满足老百姓庞大的需求,真正能马上见效的,还是土化肥。
“高叔!”司南忘记了自己这会身处马车,叫着高又明,旁边的张炳玉啪的拍了一下他的腿,笑着说你是不是犯了癔症了。
“呵呵,想到个事情,觉的对地里的粮食好,就想和高叔商量商量看咋样。”
“哦?你这个富家少爷还懂种田?”陈张二人是知道他底细的,反问着调侃他。
“陈伯,张叔您二位也太小瞧我了,不懂种田还不能琢磨吗?”司南不甘示弱的反问。
“呵呵”打定主意回去找约瑟夫商量的司南和陈张二人一样笑着。
马车快4点才进的西安城,日头太毒,几个人在路上的茶水摊上歇脚耽误了会,到了张炳玉家刚擦完脸端起茶碗,就听见外头纷乱的马蹄声。
听声音来的人不少,不知道是谁,司南正琢磨着,就听见外面一个大嗓门喊着:“炳玉老哥在家吗?”
张炳玉还没来得及应声,杨虎成就急急火火的冲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井勿幕、胡井翼等人,其中有一个身量中等,头很短显得头皮都是青色,留着大胡子的中年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