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章 民军会议(1/2)
凌晨时分,原镇嵩军北郊军营大帐,能赶来的左右两路靖**将领几乎都聚集到了这里,营地里一队队士兵正在忙着收拢零碎的武器弹药和躲藏的溃兵,火头军大锅大锅的烧着生姜水,给奋战了一夜的战士们预备着,时不时走过一队战士,他们或掏出葫芦、或掏出制式水壶,灌上一些生姜水边走边喝。
旁边的伙房里,蒸馒头、切咸菜、熬稀饭、煮大肉的火头军师傅们正忙的不可开交,卫兵和勤务兵一个个不停的进出着伙房,不时提着开水或者咸菜、刚出锅的热馒头,进入大帐。
大帐里气氛极其热烈,饿了的先吃点,顺便听别人的意见,不饿的都在思考这样做对不对,总之各种姿势、各种做派、各种想法的人都有。
胡井翼和杨虎成在带领队伍包围了武衍周之后,安排好事情,快马回到了北郊军营,在这里有另一场战斗需要他们亲自参战。
郭坚详细的听完胡井翼和杨虎成二人的见解,他自己也在琢磨该如何善后。大帐里在坐的将领们岁数相差不大,2o多3o来岁,年龄都不大,都是在目睹清末民生悲惨、国家糜烂之后,开始相约并奋起组织反抗,他们的队伍基本上都起自于渭北刀客,所以两支部队多是不停的与为非作歹、残害民生的人打仗而逐渐展起来的。
渭北刀客起源于关中刀客,大约有3oo多年的历史,是逐渐兴盛起来的民间松散性侠义组织(具体大家可以百度,渭北刀客对辛亥革命和陕西近代革命展的作用极为重大)。
郭坚思量了一番,一会只能自己硬着头皮上了,陕西革命党元老于右任远在上海,井勿幕还在西安城里,城门不开他是出不来的,就算城门开了他也未必能出的来,而且按照胡杨二人说的,到时还要有个人找陈树藩谈判,这个人非井大哥莫属。
看着大伙这会都歇过来了,饿极了的也垫过了肚皮,胡井翼拿起茶碗,在桌子上磕了两下:“各位兄弟,请大家安静一下,我和长久有个想法想和大家伙说说,大家一起合计合计,看看怎么弄。”
曹世英、张义安、樊钟秀、李虎臣、高峻、岳维峻、董振五、邓宝珊等人都停住了嘴,看着胡井翼。
胡井翼开篇便把晚上大战的经过和现在统计到的战果说了一遍,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北洋派军援助陈树藩怎么办?
大家伙都是刀客出身或是长期和刀客并肩战斗,基本上都异口同声的说:“来一个弄死一个,来一对弄死两。”
胡井翼和郭坚苦笑着对望了一眼,边上的张义安说了一句:“笠僧、振军,你们有话就直说,大家都是兄弟,只要不是坏事,兄弟们还有什么听不进去的。”他也是老资格的一员,这一话,边上的人都表示赞同。
郭坚站了起来,把胡杨二人给他分析和说过的话组织了一下,委委向在坐的这些将领道来,他学问好、见识多,本身就是个文化型的组织人物,这一席话说的丝丝入扣、入木三分。
大帐里陷入了沉寂,杨虎成一看,又趁热加了一把火:“各位老哥,按说轮不到长久我在这里说话,但长久追随革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咱们现在看看,外面的老百姓都过的是什么日子,顿顿吃糠、天天野菜,咱们就算是1个打1o个,又能杀死多少?咱刀客的名声是怎么来的?为了百姓咱不能委屈一下吗?”
“再说革命,咱陕西不比别的地方,这地方穷,养不起这么多军队,出去进来都不方便,咱就算是有了人和枪,怎么出去和万一败了如何退回来都是个问题,到时北洋把咱的路一堵,陕西在进来一个王八蛋,咱靖**到时是啥名声,闹了半辈子革命,闹的自己家里的百姓都照看不了。”
“我长久在这里一口唾沫一个钉,我就留在陕西护着乡亲们,各位大哥愿意出陕支援革命,我长久送人送枪,绝不含糊!只要陈树藩愿意听咱的话,给老百姓一条活路,我长久愿意裁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