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囚徒(一)(1/2)
光和三年,凉州允吾县。
刚过了寅时,就有一队衣着褴褛的囚犯在狱卒的带领下,来到了允吾城东。此时已经入秋,早上的气温有点低,小风一吹,能感觉到一股寒意,让人忍不住打着寒蝉。
段戈费力的将一木桶粘稠的黑泥倾倒在地上木制模具中,抿了抿被风吹裂的嘴唇,不用言语,紧跟着过来两名囚徒,提着石锤照着那黑泥不停地夯击起来。
已不记得来到这个陌生的时代有多长时间了,辛苦的劳役让时间变得毫无意义,最重要的是绝不能在这无休止的劳役中倒下去!
活着,不管怎么活着,总比死去强!
段戈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上一世他是孤儿,生而无依,死而无靠!父母早亡,也没有兄弟姐妹去依靠,只能乞讨度日。一次乞讨的时候,就因为一个脏兮兮的馒头,他和同行发生了争执,后来动手时他放过了被他打倒在地的对方,而就在那一晚,他被同行纠结一伙人打死了。当他再一次的醒过来时,他就复生在这具躯体上。
当他醒过来的时候,他没有慌张,虽然是囚犯,虽然要辛苦的劳役,但比起上一世受尽的凌辱与讥讽,这样的日子也算不错。
“段公子,莫要那么辛苦!”一名狱卒走上前来,拍了拍段戈的肩膀:“干这活得悠着劲,要不然等气力消了,怕就再也干不动了。前些日子成公先生传过话来,要我们照顾好你!说起来,令尊的事……呵呵,令尊的事我也不提了。但不管别的地方怎么议论,至少在咱凉州地界上,令尊绝对是提起来响当当的豪杰!虽说现在是故去了,你们母子奉着诏命徙边,可若是运气好,遇到个大赦什么的,说不定一年半载也就结束了。依着我的意思莫要那么拼命,看顾好自己身子要紧!”
这狱卒,是对他很不错的人。不过由于身体不好,武艺也很普通,原先是这凉州的边军,可惜最后被淘汰,后来着实没有生计了,就找了狱卒提到的成公先生,担任了允吾县狱卒。
因为身份的差距,段戈自然不能去打听狱卒的姓名,只知道姓李,金城本地人,到时度过几年书!
段戈微微一笑,“老李,有心了!”
那狱卒也是冲他一笑,却没有再说话,转身督促其他的犯人干活。
允吾县城,是凉州金城郡的制所。金城这地方,据说依据“金城汤石”的典故,喻其坚固。原本只是县城,可后来因其巨大的军事价值,慢慢的成了一郡。
汉初,依秦建制,金城仍为陇西郡辖地。到了元狩二年,也就是孝武皇帝二年,名将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在金城西设令居塞驻军,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昭帝始元元年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管辖。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置为金城郡。宣帝神爵二年,赵充国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后,先后又新置七县。东汉建武十二年并金城郡于陇西郡。安帝永初四年,西羌起义,金城郡地大部被占,郡治由允吾迁至襄武,十二年后又迁回允吾重设金城郡。
可以说,金城是个十个很复杂的地方,羌人,汉人以及散乱的匈奴人杂居于此,边患丛生,盗贼林立,战乱不断。
所以允吾的城墙,自然要非常的坚固。
但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城墙的规格自然与长安、洛阳这样的大城无法相比。甚至,和临近的县城相比,也相差很多。又加上羌人屡次侵袭,早就有些破烂。从泥沼中挖出黑乎乎的烂泥,搅拌调匀之后,用方正的木框分切成一块块,夯实之后晒干,堆砌起来就变成了现在允吾县的四面城墙,仅四五丈的高度。
这种城墙,也只能是象征性的建造,因是夯土建造,比不得后世青砖砌成的坚固,不说是抵挡不了羌人大军攻击的,就是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袭也扛不住。好在凉州民风彪悍,人人能骑马射箭,对于城墙的依赖性也不是很高,但这城墙毕竟是一道屏障,所以每年也要定时的加固维修。
******
劳役非常辛苦,不过对于段戈而言,却是尚能接受。
现在复生的这具躯体,很强壮。再加上这一世家传的武学注重苦修,在行走和劳作中,把家传武学记载的步伐运用上,便轻松了许多。不过即使这样,三个时辰下来,段戈也是大汗淋漓。
劳役,就要有劳役的样子。虽说有人照顾,袖手旁观不至于可也不能不尽力,传扬出去会连累他人
辰时过后,犯人们收工回监牢,段戈自然也被押送回去…….
城头上,金城太守陈懿看着正在往牢狱方向走去的犯人们,脸上浮起愁容,捻着颌下长须却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