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章 西班牙的反应2(2/2)
拥有武备:
六门120毫米寸)的洪托里亚型(Hontoria)炮;
两门70毫米诺登飞速射炮;
三门57毫米诺登飞速射炮;
两门42毫米诺登飞速射炮;
六门37毫米炮;
三个350毫米鱼雷发射管;
定员:380人。
动力:
马力3900匹,设计航速16节,实际航速10节;
载煤720吨,续航力3900海里(7,2公里)。
西班牙远征军的运输船队,倒是有几艘五、六千吨级的商船,其余的就是二十几艘两、三千吨的商船,充当运兵船和运输船。
西班牙远征舰队的十艘主力舰总吨位28,095吨,拥有一百毫米以上的舰炮七十二门,其中280毫米八门、150毫米八门、130毫米二十一门,其它的都是120至127的舰炮,350毫米以上的鱼雷发射器一共十四部,仅从火炮口径来说,算得上是一支强大的舰队。但是其建造时间前后相差二、三十年,造舰技术、造舰原材料和火炮技术也参差不齐,动力系统更是多种多样,使得整个舰队的航速较低,加上辅助应用设备和指挥系统、观瞄系统、通信系统、损管系统等等,都和黑水舰队相差巨大,它们的远征旅途注定是不会一帆风顺的。
巴伦西亚外海十几公里处、三千米的高空中,一艘气囊、吊舱均涂装成浅天蓝色天空迷彩的侦查指挥艇上,几部高倍望远镜上那巨大的镜头盖,已经被观察员取下,镜头被摇向西班牙远征舰队,观察员嘴里不断地报出船型、船名,记录员口中也不断地重复着观察员报出的名称、数据,手上的记录板上迅速地出现着相同的名称和数据……
随着西班牙远征舰队出航的炮声,一道电波穿过浩瀚的天际,到达了阿拉斯加总参谋部,已经回到总参谋部坐镇指挥的恩格尔,得知西班牙人果然组建了远征舰队后,立即下令北海舰队和欧洲航空兵,开始执行“狩猎”计划的第二步计划任务——“猎杀”。
游弋在马耳他岛附近海域的三支潜艇大队,一共十二艘远洋潜艇,编成一支潜艇支队,水面总吨位九千六百吨,司令官是一名华人军官,他是最早一批的潜艇艇长。
支队接到定位在潘泰莱里亚岛上空的空中通讯艇,转来的长短波无线电命令后,立即下令启航、升起通气管、下潜,全速向突尼斯海峡预定位置前进。
它们的编队序列和呼号是QT1、QT2、QT3,地中海舰队和北海舰队的潜艇合编为第一潜艇大队,太平洋舰队调来的大队是第二大队,亚洲舰队的是第三大队。
此次“猎杀”作战结束之后,一、三大队将分别划归北海舰队和北大西洋舰队,欧洲的两个舰队,将各自拥有一个大队的四艘远洋潜艇,北大西洋舰队将拥有八艘、两个大队的潜艇。它们的任务还是以训练、熟悉地中海、黑海、波罗的海、北海、大西洋的后备航海指挥人员为主。
而北大西洋舰队原来的潜艇大队,将布置到斯瓦尔巴群岛基地,它们的主要任务是绘制、熟悉挪威海、巴伦支海、格陵兰海和丹麦海峡的海图、洋流图、季凤图、浮冰图,以及熟悉这几个地区的潜艇航线,和气候变化对潜艇的影响,待专门为极地基地制造的潜艇入役后,将首先替换这些普通型号的潜艇。
整个欧洲原来只布置了四艘八百吨级的远洋潜艇,为了防止西班牙狗急跳墙到亚洲来远征,总参谋部在亚洲战事结束后,根据近期内新建的两批一共二十四艘潜艇的服役情况,决定将北太平洋舰队和亚洲舰队的各一支潜艇大队调往欧洲,分别加入北大西洋和北海舰队。
四月份,它们在榆林港基地检修、更换零部件后,就立即在四艘伪装补给舰的沿途支持下,直接走巽(xun,四声)他海峡、横穿印度洋,于五月中旬到达马达加斯加岛新建的海军基地。一番简单地补给、维修后,在印度洋舰队和北大西洋舰队的各两艘伪装补给舰的支持下,绕过好望角,沿非洲海岸线北上,于六月中旬抵达地中海舰队的母港,利比亚的卜雷加港,完成了首次从亚洲绕行好望角直航地中海的航行训练,在检修、船体清除之后,地中海舰队给各舰派驻了一名领航员,它们就在地中海突尼斯海峡,预定的作战海域进行适应性航行训练。
第一四○章西班牙的反应2
第一四○章西班牙的反应2,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