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章 处置日本1(2/2)
对那些以掠夺为主要目的的日本商人,也组织被害商人、民众揭发,情况属实的,以抢劫财产罪、伤害罪、危害大清国国家安全罪审判,最低的刑罚都是终身监禁,如果在巧取豪夺之中还有命案,嘿嘿,那就是死路一条,凌迟是最轻的刑罚罪行“彰显”者,那就是满门抄斩王致鸣是不会顾及什么日本人的,反正现在他控制了日本,满门抄斩还是可以做到的。
把日本人伸到中国的所有黑手都斩断,只是一个目的,彻底地控制、削弱日本,就是他的另外一个目的。他在北京会议时,就向四国公使透露了一些口风,虽然四国公使不是很相信他可以打败日本,但是冲着当时大家在不少的事情上都达成了一些共识,四国公使也就没有多说什么关于日本的任何事情。而现在他已经把日本天皇都抓走了,四国公使也就不得不重视他提出的关于日本的事情。
睦仁天皇签署投降书和相关条约后,四月一日,他让恩格尔把他对处置日本的一些想法,以邀请四国政府一起来参与的名义,透露出来,核心的提议就是瓜分日本市场。
当然,作为美国公司的老板,他也让恩格尔单独对田贝转达了他希望美国政府与大清帝国站在一起的意思,田贝也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
十九世纪末期的日本工业,主力产业是轻工业,而轻工业中又是以纺织和缫丝产业为支柱。
英美两国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两个纺织品出口国,英国有庞大的纺织生产能力,美国有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能力,其纺织产能也不比英国人低,只是美国的海外市场主要在南美,而英国的主要市场是欧洲、非洲和亚洲,英国人在亚洲的主要市场又是中国。
日本人的纺织品,主要是与英国人的纺织品争夺中国和东南亚市场,这就为王致鸣制定的削弱日本纺织品工业的计划,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于是,巴黎谈判期间,一个谈判小组就与四国公使分别举行了几次谈判。
与英美两国的谈判,就集中在限制向日本出口纺织机械和棉花上,并把这件事情与英国的谈判挂起钩来。因为日本现在的大型纺织企业,基本上都被空袭摧毁,日本的纺织企业势必要进口纺织设备,日本本土的棉花产量是极少的,品质也不是很好,属于短绒棉。
它的纺织原料,主要是靠进口中国和英美的棉花来进行生产,为此,谈判小组就以日本人的年采购量为基数,与美国政府达成一个三十年的协议,由大清国和乔丹爵士的在华公司,按照市场价收购,这样一来,美国棉花商人名义什么损失,王致鸣发展中国纺织业的计划也有一个原材料的保证,同时还阻断了日本人的原材料进口渠道。
日本的生丝原料,也是大部分靠从中国的生丝产区收购而来。
现在,它也无法再从中国收购到生丝原料。因为,王致鸣与浙江新财团,在一年前就合资组成了一个全世界最大的丝绸公司——中华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中丝公司,含王致鸣在英美公司的资本),以订单合同的方式,与江浙、四川、珠三角和其它重要生丝产区的农户和商人,签订了为期十年的蚕茧买断合同,这份天量合同控制了中国蚕茧产量的六成,出口的九成,中丝公司还向合同蚕农提供资金、技术,支持他们扩大养殖规模,并承诺无限量地收购其增加的产量,以洋资公司的名义承诺保护他们的利益和安全。
这个超级、巨无霸的丝绸公司,采用北美机械集团生产的最新型的缫丝机、纺织机、提花机、绣花机、染整机、新型染料和生产管理技术,生产的产品都是目前丝绸产品中独一无二的中高级产品。公司不对外销售生丝,只销售丝绸和丝绵、化纤生丝混纺产品。这是王致鸣专门用来生产以生丝、化纤、棉纤维为原料的丝织品的一个综合性、大型丝绸工业贸易公司,目的是既保护蚕农和养蚕业,又以丝绸产品出口,把以前中国靠出口低级产品蚕茧的经营模式,转变为高附加值的丝绸产品的商业模式,把生产环节的利润直接留在了中华大地上。
中丝公司的生产基地,就设在环太湖的杭州、苏州、潮州,以及成都平原的成都、南充,湖南的长沙和广州、珠三角地区等地,这些生产基地的范围、原材料产地和技术,覆盖、囊括了中国丝绸的四大名绣(苏绣、蜀绣、粤绣、湘绣)和三大绸市(杭州、苏州、潮州)、三大产地(浙江、四川、珠三角)。
第一○三章处置日本1
第一○三章处置日本1,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