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谈判6(1/2)
第九十五章谈判6
两条爆炸性的利好消息,把与会的多数代表都炸晕了,他们知道,一条新的发财之路,乔丹爵士已经给大家指明了……
研讨会闹闹热热地开了一个多星期,期间与会的各家代表一致同意,组建一个委员会,来协调整个投资行动,各国的财团和家族、银行派出自己的一名代表参与委员会工作,一个雏形的多国民间贸易机构,就悄然诞生在伦敦,当然,它的业务范围在欧洲
这个委员会的名字,呵呵,王致鸣恶搞似的建议委员会采用:“欧洲共同贸易促进协调委员会”,英文名:(看小说到网)(看小说到网)mittee,缩写:(看小说到网),简称:“欧贸会”,英文名:Thetradewill,缩写:TTW。规定委员会官方日常就采用“欧贸会”来称呼,非正式文件和信函以TTW标识。
这个“欧贸会”与后世的欧共体,是大相径庭的,欧共体是几个主要国家,发起、共同组成的一种国家为后台的市场垄断,而欧贸会是民间机构,其目的是以所属成员的联合,来对抗市场上的其它单一的公司或企业,两个的级数就不一样,但是,其目的是一样的:垄断市场。
欧共体是对抗欧洲之外的产品或国家,欧贸会是对抗欧洲本土的公司,一个是拒进,一个是进来,并且要占领其一进一出的差别就是天远地远、背道而驰的了。
王致鸣是本着给自己的产品和贸易,寻找一个掩护和代理人的目的,他将逐步把委员会的多数成员,以产品和市场、技术的方式,捆绑上自己的战车,为自己的产品无障碍进入欧洲各国市场,去抛头露面、冲锋陷阵、搏杀四方。
当然,人家出了力,该给的利益还是要给的:
第一种,是贴牌生产,王致鸣的产品与合作伙伴合作,贴对方的牌子,在其所属国家销售,广告宣传是引进、购买他的专利技术和工艺、原材料生产的最新产品,隐含其品牌是王致鸣所属的子品牌含义;
第二种,是以合资的名义就地建厂,对来自于王致鸣集团的产品组件,进行简单组装、包装后上市,本身的技术、工艺含量不高,但是其收效快。对合资公司,王致鸣也不要控股权,只要关键部件供应权,供应价格包含了技术专利费,算是一种分批次付款、支付专利费的专利授权模式,合作方的首付款资金压力较小,适合扶持一些考察合格、本身资金不雄厚的合作伙伴,这样扶持出来的人或公司、或未来的财团,才是值得期待的。
欧洲以后将会出现大量的,与王致鸣集团的技术标准、工艺标准、设计标准、质量标准、度量衡标准、结算货币、企业文化范畴内,契合度极高的企业或贸易公司,甚至是财团,王致鸣集团对欧洲的影响力,将是无影、无形,而又深入社会基层的。
这里面的关键,是控制技术升级
这些企业始终比欧洲本土的同行业,保持一种技术领先的优势,不多、也不大,就三、五年的领先优势,他们将始终被包夹在王致鸣集团的压制,本土同行的穷追猛赶之中,由不得他们三心二意、朝三暮四、随风飘荡。
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就两条:
要吗,跟着乔丹爵士,继续获得比本土同行们更多的优势和利益;
要么,就彻底被同行们吞噬
没有第三条路可选,他们一旦有异心,就将随时面临着生存、还是死亡的痛苦选择。
同时,一个辅助性的机构,将尽量网络欧洲和世界各地的技术精英和科技、科研天才,把技术开发和基础研究的龙头,始终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其着重点将放在各国的大专院校、民间研究机构,从源头上就掐断欧洲的技术发展希望。当然,要完全掐断是不可能的,打乱、迟缓其技术发展路径,甚至诱导其误入歧途,还是可以尝试的。
目前来说,王致鸣就必须尽快地扩大自己的研究院的规模,以及研究院下面的工程技术学院的规模、教学质量,科研实力、实验室装备和水平,以及大量的名师、大师……,只有一所是不行的,三少爷一想到大量的高等院校,还要世界知名、名列前茅,一个头有两个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