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黄金战略(2/2)
王致鸣集团和其它欧洲合作者的交易,早就采取了在欧洲投资集团所属的欧洲投资银行,以美元、英镑、亚元转账的方式结算,亚洲区域内的交易在亚发行所属银行以亚元转账结算,美洲范围内的交易,在北美投资所属的两个银行以美元、亚元、福元转账结算。
因此,他的经营结算,是不会涉及大量的现金支付,也不会受到假钞、假币的威胁。而大量的各国假钞、假币,都是通过私人性质的交易或灰色、黑色交易使用出去的,比如情报局特工在异地、它国执行任务时,都以大量的足以乱真的假钞大方的使用出去,而假钞的制造成本不到其币值的十五分之一,假币也只是在银币和铜币上有些试验性的尝试,并没有大量制造,因为金属币的假冒成本相对较高,价值也不大,他认为不划算。
假日元和卢布的使用,就是一个破坏两国金融和货币信誉的目的。
第一批假日元和假卢布,大部分是以日裔和俄裔人员的身份,在两国通过当地的中小商人出面,秘密地的套购两国银行的金银锭或金银币,这些商人都大方的给出百分之八至十二的佣金,在当时国际佣金比例,普遍在百分之五左右的情况下,为这些商人兑换本国银行的黄金、白银,就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于是两国头脑灵活的部分商人,就“积极”地投入到这项“一本万利”、转瞬即逝的发财大业之中来。
在日俄两国,最后还滑稽的形成了一个隐形的产业链,有专门负责银行公关、获取银行黄金兑换额度的,有专门在民间收购金银币或民间储存的金条、白银的,也有专门负责将零碎黄金、白银拿到银行兑换成标准金条、金锭的。
少爷也让高盛的金融专家,专门针对各国银行,预测其黄金储备,做货币流通量、发行量、各种币值钞票比例和流通量分析、研究,为他提供流通货币的测算数据。
他拿到这些数据后,再确定在各个国家的假钞投入数量,以免引起各国中央银行的注意,就这样,日俄两国的货币金融秩序和黄金储备,被他狠狠地算计了一把。
美元兑换倒是没有什么多大的麻烦,因为这个时候的美国政府是承诺“可以任意兑换黄金”的。他先采用美元假钞,在世界各地小额交易、或储蓄后转账,换成真美元后,再拿到美国去正大光明的从美联储央行兑换出黄金,小批量、分批地转移出美国,这里面大量的犹太人金融资本家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同样的方式在欧美各国也进行着兑换,不断地上演着这种“偷梁换柱”、“暗度陈仓”的把戏。
一战前,他手下的各路神仙、妖魔鬼怪,使用大量的各国假钞,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最后从各国央行和民间,当然,主要是美联储央行、英国银行,兑换出三千多吨的黄金,折合金衡盎司九千六百多万,以每克黄金0.66美元计算,价值十八亿七千万美元,折合亚元三十七亿多,英镑两千两百万,白银(库平银)十三亿八千万两。
平均每年兑换出价值九千多万美元的黄金,约合一百五十吨、四百八十二万金衡盎司,折合标准质量为一万二千五百克的金锭,大约是一万二千锭;以标准包装四锭一箱,有三千箱左右;以中卡四吨的载重量计算,每辆装载八十箱,需要三十八辆运输。
少爷的战术是分散、多批次、少量的进行,虽然增加了行动中的中间费用,但是却安全、隐蔽。他主要是放在四个国家兑换黄金,第一个是美国,第二个是沙俄,第三个是法国,第四个才是英国。
各位看官,这个时代是一个投机的时代,市场经济的特点已经显露出来,有需求,就会有供应,于是大量的黄金开始向欧洲汇集,主要交易地点是在法国和德国。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峰,各国对金融市场和黄金的控制不是很敏感,也不是很严格,大多数黄金商人和黄金矿主,也是以交易为目的的,他们眼里只有英镑和美元,在经济领域,他们心里也只有自己的利益,很少有普通商人会考虑到国家的金融安全,何况现在也没有那个国家意识到,国家金融安全的问题会与市场上的黄金交易直接挂钩。
欧洲,开始了一轮持续二十多年的黄金大战,世界上的金矿被更多的发现和开采,各国商人之间对金矿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伟大的大英帝国黄金商人们,终于按捺不住对南非布尔人黄金的垂涎,开始了比历史上早几年针对布尔人的“黄金争夺战”,第一次英布战争将不可避免地提前爆发。
少爷倒是希望英布战争,还是在九六年以后再爆发为好,因为那样会牵制住大英帝国的军事力量,便于他在北美、东亚和南洋的一系列行动,甚至他还准备应英国人的邀请,去分一杯羹!
因为,几年前,他开始储备黄金时,就开始了与布尔人的联系,也开始了与其进行的较大规模的黄金交易,平均每年可以从布尔人手中交易到二十多吨黄金,同时也把布尔人银行的金库位置搞清楚,以及几个国家黄金的大概储备量,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估算,对英国黄金商人与布尔人的矛盾和冲突,也不时的提示布尔人防范。
现在他的人,不仅与布尔人交易,也与当地土著黑人交易,甚至与几个黑人土著大部落合作,在其领地内建设了几个中型金矿,黑人负责采掘矿石,他的公司收购矿石,以物易物的交易,提供给黑人的是日用品和粮食、烧酒、武器。
※◎※◎※◎※
求推荐!求收藏!
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