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石油战争?(1/2)
那时,对中国人来说,也是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与以德国为首的另一帮列强合伙、结盟,把以英、美、法为首的西方国家集团彻底打趴下,参与瓜分它们的殖民地和市场,顺势推动获胜的“欧洲问题儿童”、威廉二杆子皇帝,对那些国家做后世的法国达拉第政府,对战败的德国所做的类似事情,甚至是推波助澜地,促使它们变本加厉地压榨英、法、美,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伏笔。
届时,获胜的中国人在“高高兴兴”地,拿到自己该拿的战利品之后,就在德国、奥匈的“逼迫”下,极其“委屈”地离开欧洲主要地区。
自然,离开的条件,是双方以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划界,中国人不越过界线进入欧洲,欧洲人也不准越过界线进入亚洲和北非,大家各自在自己的地盘上玩!
这是一种最简单有效、最直接的处理方式,在这个选择中,还不足以取得中国在国际政治地位上的绝对优势地位,中国获得的最好结果就是后世一战中,美国佬所取得的那些优势,最多就是比美国佬在经济上得利更多一些而已,那是不足以建立中国绝对的国际政治上的优势地位。
另外一种选择,就比第一种选择复杂、多变一些,结果就会千差万别了。
大致的应对思路是:
既不与同盟国结盟,也不与协约国妥协,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咱们也玩玩“局外中立”!
谁招惹我,就立即一棒子打“残”你,但是又不打死你,在显示了自己的“肌肉群”后,就逼迫你妥协,该你付出的代价,你就必须一丝不少地支付,否则就是直接灭掉你,你最好不要试图试探或印证中国人的“肌肉群”,是否有耐力和爆发力!
只要你妥协、服软,中国人也不是习惯于“宜将剩勇追穷寇”的,中国人是讲仁义的!收到红利后,中国人将在你们双方的主动邀请下,担任你们之间比赛的总裁判,绝不偏袒任何一方,必将主持正义地履行总裁职责,仍然让你们两大集团在中华帝国的监督下,继续去“死磕”,中华帝国也会出于高尚的“人道主义”原则,对暂时弱势的一方给予有限的支持,直到双方再次势均力敌……
嘿嘿,那样的话,结果就美妙了,中国人民一定会在以王家三少爷为核心的新中华帝国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坚定地继续进行自己的现代化建设,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丰富物质成果,过着自己的美好生活。
当然,日常娱乐和消遣的一个内容,是时不时地坐在自己家里,从闭路电视系统里,观赏你们白皮猪之间“实况转播”的竞赛场面,见识、见识你们在自己同种、同族之间实践“丛林法则”,验证你们的达尔文先生所建立的物种起源学说,给“适者生存”这一伟大理论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证据,为达尔文先生的生物物种进化理论,在社会学上的绝对地位“敲砖钉脚”。
嘿嘿,胜利的一方,一定会得到中华帝国人民的一句赞扬和客观评价:
你们忠实地实践了适者生存的理论,证明了它在社会学上的绝对地位,恭喜你们取得的伟大胜利,也感谢达尔文先生创立的“进化论”,为人类打开了一道知识的大门。
而获胜的一方,站在一片废墟上,满面红光的接受完祝贺后,立即就会为了一小块面包,一块过期的奶酪,一支来自中国的过滤嘴香烟,一瓶也是来自中国的二锅头或者是一个“斯塔姆午餐肉”罐头……一切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再次开始新一轮竞赛……
国内的石油战略还要做一个绝密的规定:
八十年内(1985年前)不大规模开采国内陆上油田,只在四川开采天然气田,和库页岛的油田、延长油田、玉门油田,以提供合成化工原料。
当然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和秋明油田除外,国内的部分石油需求和战略储备,还是要靠这些油田提供原油的。
国内陆上油田出产的原油,一半作为国家战略储备,并修建从新疆至兰州、兰州至西安,西伯利亚至蒙古【以后会分成几个省级区域】、蒙古至张家口,张家口至太原【或郑州】的油气管线,实施西气东输、西油中输、北油南输战略计划。
如此一来,中国的石油战略态势整体表现为:
1.沿海地区、京津地区、华北地区的主要石油需求,依靠海外油田,尤其是委内瑞拉、墨西哥、厄瓜多尔、南洋、波斯湾的科威特、伊朗油田,还有库页岛油田提供的原油和石油产品;
2.大陆上的油田都在距离中原地区“遥远”的北方和西北地区,需要靠铁路运输或油气管道输送到中原地区、东北地区,华中、西南、华南地区,那成本是“相当地高”,这对西方人来说,是一个抵消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有效方式,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